(下午终于送出合同了,泪奔啊,原来二万字就可以找编辑的,还差点以为自己被编辑遗忘了……呼,接下来就是等改状态上推荐了!ps:能够看到这里的,相信这书还能入眼吧?可否求点收藏推荐?写书不易,凤屠会好好写,努力写,但希望能够看到你们的支持,才有动力啊,拜托了,感谢!!!)
远在安逸县的陆宣,显然并不知道,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名字和诗词,会在离乾京师掀起如此一场风潮。
随着阁报传出,如果说,原本他的名字,还只是因为出现在才学卷上,而被离乾上层阶级的人们所留意,从而一开始只是在文人当中掀开一层不大不小的波澜。
那么,当在两名不惜丢掉文人节操的年轻人的推波助澜之下,这层波澜已然如同滚雪球般,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涌向了离乾百姓,最终将形成一场谁都没能想到的滔天洪潮。
其中某些潜藏的急湍危机,也不知不觉因此埋下伏笔。
只不过,这一切对此时的陆宣来说,显然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自从那天郊外踏青,遇见了那名龙华寺方圆和尚,陆宣心生警惕之下,就没有再离开过安逸县。
陆宣却也没能闲着,原因则是他整天“游手好闲”的概况,被心地善良的黄玉婉姑娘,给“不小心”透露了出去。
结果,当天就被大怒的黄豫章喷了个狗血淋头,勒令陆宣必须每天在他老人家的监督下,温习考试内容。
最后还是陆宣在老人家面前,“一不小心”抖搂了几下自己的满腹经纶,将小老头当场给惊了几惊,这才免去了头悬梁锥刺股的酷刑。
余下的日子里,他要么是陪苏小小操弄一把七弦琴,要么就是被黄玉婉姑娘缠着教她作诗颂词,倒是清闲得很。
而前往洪州城的日子,也终于到来。
……
安逸县外的官道上。
一辆马车正在道上不紧不慢的向前驱驰,苏二正浑身别扭的坐在车夫位置上。
有一下没一下的挥动手里的马鞭,他满脸为难的回头道:“姑爷,我们这样慢腾腾的,要何时才能赶到洪州城啊,您就不怕耽误了考试么?”
正闭目养神的陆宣,抬了抬眼皮,瞪了他一眼,笑骂道:“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在这里先停下吧,我等个人。”
“好叻!”
苏二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脑袋,原先陆宣要他不急赶路的时候,他真还以为姑爷这是要一路游山玩水着去洪州城呢。
问题是从安逸县到洪州城内,至少都要三天,他们已经是几天晚了出门,这要是再晃荡下去,耽误了姑爷赶考,姑爷不怕,他苏二还发愁呢,回头还不得被老爷学士打死喽!
还好还好,闹了半天,原来是姑爷要等人。
经过后面这段时间的相处,苏二发现自家这姑爷,除了刚上门那会比较吓人,其他时间还是挺好相处的,不由壮起胆子,好奇笑问道:“姑爷这是要等谁,难道是要等后面那和尚么?”
和尚?
陆宣一张脸顿时阴沉下来,转身掀开后窗帘子,果然看到之前遇见的那名方圆和尚,走在大道中央,正朝着这边走来!
陆宣从车厢内钻了出来,眯眼看着已经近前的方圆和尚。
“姑爷,您要等的人真是这和尚?”苏二在旁边不解的问道。
陆宣没有说话,方圆和尚在不远处站定,拂了拂宽袖,露出一贯的宽厚笑容,稽首道:“施主,你与我佛果然有缘……”
他话未说完,忽然闭口不言。
就在这时,官道之上忽然出现另外一道身影,竟如同掠影般飞驰而来,掠过方圆和尚,转眼便落到了陆宣跟前。
正还好奇看着和尚的苏二,顿时吓得一跳,等到看清来人,揉了揉眼,结巴道:“县,县令大人?!”
和才没多久前在县路口送别时相比,眼前的刘仁温这会已经退下官袍,换上一身文士便服,手里托着一方玉印。
他对陆宣爽朗一笑道:“刘某来迟,让贤侄久等了!”
“苏二你去前面等着。”
赶走还一脸见鬼模样的苏二,陆宣目光这才落在刘仁温身上,又有些好奇的看了看他手里官印,抬了抬下巴,笑道:“不久,正好和这位龙华寺大师聊聊佛缘。”
刘仁温皱起眉头,嘴角笑意才流露,便收敛而起。
他转过身,看向方圆和尚。
与此同时,手中官印光芒一闪,他站直了身子,意味深长的点点头,道:“果然,的确是龙华寺的高僧。”
他说的轻巧,在后面听的陆宣,却是第一次变了脸色,声音微微嘶哑的问道:“初启境?”
初启降临之前,唯有武人一境九品。
而初启境,则无论是道门佛门,还是文武之人,都代表正式步入修行的一个境界。
初启境后,道门称真人,佛门为高僧。
刘仁温口中的高僧,不是敬词,而是境界!
只要有所接触就会都知道,道门和佛门这两门中的出世之人,是最难以步入初启,但相同的,步入初启后,也就意味着,将是最为可怕的修行之人。
出世之人,不管初启降临之前或之后,本身就是修行之人,这种可怕,就在于出世人的厚积薄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