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迷茫,在这个年龄段我深有体会,20出头的年纪,一无所有,去哪?干啥?做什么?不知道要干什么,也没什么可做。今天下完班,我就感觉到很无趣,很无聊,想着下完班,回来写书。
但是登上电脑的那一刻,却不知道怎么样去描述自己的切身经历。才会让读者产生共鸣的状态,就会产生迷茫,这也算迷茫的一种吧。
今天下完班,是18点钟,看着大街上的人群成三结四,只有自己吊着白色的耳机,拉着长长的线,真的有几秒是寂寞的,然后马上调整一下,和往常一样享受着孤独的这种感觉。人的本能就会散发这些情绪,不是让它主导自己,而是自己去管理好他。
迷茫的感觉就是不知道做什么,不知道去哪,不知道要到底干什么,方向在哪,目标在哪。同时,家人又说着,随便进个厂,随便找份工作吧。不是说厂里不好,对于我进过几次的人来说,它比较稳定,只要厂不倒,工资就有。再加上厂里的人,总算计于一些琐事,一些小聪明用得淋漓尽致。我不太习惯这种生活方式,会很压抑。我还是喜欢折腾,哪怕到头来一无所有。
迷茫的同时,这种感觉,不知道你有没有,游戏不打,手机也不想玩。就默默地抽着烟,好像只有烟才能缓解这种痛苦。以前小时候,总劝身边的人,不要抽烟;到了现在,却发现自己也成了。
我的家庭是农村的,所以身边的大部分亲人,要么就是在厂里干活,要么就是自己做一份小生意。当这些思维围绕你时,真的很难受,不被理解,但也懒得去解释。
我的面试被说成在玩,一天几场面试,东奔西跑,本来就很累,还要顶着家里人的压力,去追寻自己的方向。那种无助,绝望,没有依靠的感觉,真的让人焦虑。这大概年轻人都会有的吧,只是再次遇到时,比较平和,淡然了吧。
迷茫,成了我的代名词。
一边家里人说,不要眼高手低,有份工作就行;一边到了过年,会说你看人家和你同龄的,都结婚,买车买房了。我.............
有时候思维这东西,真的不要去妄想去改变一些固化的人。
因为我尝试了很多次,用开玩笑的语气试探着他们,结果他们反而睡着了,或者用寥寥几句话语来打发我。如:“整天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多赚点钱比什么都好”“啊?你说什么”“你还是找份工作吧,天天吹牛皮”
他们当然也没有错,只是因为子虚乌有的东西比不上眼前的利益。
我也知道,我工作会有,而且年轻不应该想着赚钱,而是努力提升自己,比什么都强。赚不到什么大钱,小钱总要自己牢牢守住吧。
他们一边喊着没钱,一边又刷着娱乐信息,空虚自己。有时候,我就这样望着他们,陷入无尽的循环之中。心有愿而余力不足,我总是干着吃力不讨好的事。但我依然坚持,因为我愿意,我想,哪怕一些黑暗,我也要犟到底。不然,我又有什么资格,写着这本书,去吸引同类人呢?
很多时候,迷茫只是没有坚持自己的想法,哪怕外界的险恶灌输给自己,也要坚持自我。
但是,必须在懂得人性的前提下,去保护自我,不然在一些人眼中,自己到变成了恶人。
以前不理解一些年长年龄说的,不要去抱怨;直到自己认清了自己之后,便渐渐懂得。
口嗨怪,真的好吗?遇到点事,整天抱怨这,抱怨那。有用吗?反而越陷越深。因为从前的我,也是这样,不说从前,就说半年或者几个月前吧。以前的我也是,什么都听不进去,但后来发现了一些规律,我便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
苦,不敢说我吃了很多,但最起码吃的也不少。像什么电子厂,工地,电焊,我都有干过,有时间长的,也有时间短的。但我做事,一般沉默,他们说我笨也好,嘲笑我也好,我压根就不在意。因为我的目标在那里,我只要前进,前进,再前进;脚下的路是什么,我都不在乎,我要一步一步踩过去,哪怕鲜红的血液流淌在刺棘的路上,哪怕死在路上。
因为人喜欢仗着自己的年龄或者经验,去嘲笑一个啥也不懂的年轻人,尤其是所谓的“大学生”这一个标签,我耳边围绕着最多的是:“来,你来说说,你读了大学有什么用?”我淡然地回答:“没什么用。”于是他们便哈哈大笑,甚至洋洋得意,好像很有成就感。感觉凌辱别人是一种乐趣,是一种快感。
反正我是无语的,沉默当然是最好的回答。
有些读者会问:“你为啥不反驳?不去争论,还受这种气?”
在这里,我只想说,睿智的人是不会跟不同频道的人争论的,因为没啥用。只有等自己实力更强的时候或者价值更多的时候,你觉得,你还会去在意这一件小事吗?同理,迷茫都会有的,等自己找到了有意义的事,或者有乐趣的事,你去坚持22天以上,变成了习惯。到那时,你就会明白,一切都是存在记忆之中,只有这一秒或者下一秒才是真实的。
就如同写作,我就一直去写一些小事,一些琐事,并进行思考,感悟,然后去执行。慢慢积累,它就成了一本书,成了一个故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