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八日,苟晞再次进攻邺城,折了三千兵马,仍未取得尺寸优势。
李义进言道:“我听闻王弥攻掠青、徐二州,倘若与汲桑勾连,则叛军立时势大,我军必陷于劣势。”
苟晞颔首道:“文德有何妙策?”
李义对道:“可将外城尽皆拆除,将砖石投于城下,来日引漳河之水淹城,则内城可下也!”
苟晞摇头道:“将军之策不妥!我听闻圣人言:仁德的人之所以能成大事,必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今若依君之策,为破城而掘漳河,必陷周遭百姓于非命,民必视我等为匪,我等为社稷除贼,反害民事贼,此非王师所为,实为叛贼张宾之谋也!”
李义面色羞愧道:“小子乱语,幸得大将军教诲,茅塞顿开,至此以后,当效仿大将军以仁德为先!”
苟晞扶须笑道:“孺子可教也!”
二人正说间,有骁骑来报:吐谷浑鲜卑首领慕容廆遣长子慕容翰率鲜卑弓骑万余兵马朝邺城而来!
众人人大惊!苟晞说道:“鲜卑弓骑忽然而至,意欲何为?”
苟晞之弟,苟纯答道:“今我军与叛贼在河北相持,若鲜卑资敌,则我军危矣!”
李义说道:“此事急切,我军当避锋芒,移师多涨水之地,以挡鲜卑铁骑!”
苟晞颔首说道:“文德所言极是!”遂令大军撤围邺城,临漳水结阵,一面派人飞报洛阳。
未及半日,鲜卑骑兵已到阵前,慕容翰遣使者拜见苟晞道:“闻听朝廷大军与叛贼在河北相持难下,鲜卑慕容氏特统麾下前来相助。”并送上书信
苟晞览信说道:“原来是弈洛瑰来了。”
弈洛瑰又作若洛廆,皆是慕容廆的别名。这鲜卑慕容氏乃是鲜卑胡人一大姓,前朝魏明帝曹叡景初二年,鲜卑一部,名曰莫护跋,因协助司马懿征讨辽东公孙渊有功,受封率义王,建国于棘城之北,为彰显血统高贵,遂仿汉姓,取仰慕天地二仪之德,继承日月星三光之容,便以慕容氏自居。莫护跋之孙——慕容涉归染指帝国边陲昌黎城,后被击败。之后,其子慕容廆继承大单于之位,继续率兵与晋朝交战,未能取胜,索性向朝廷投降,被晋武帝司马炎封为鲜卑都督,尔后多年,鲜卑慕容氏相助朝廷,虽时有犯边掠民之举,因其多有功于社稷,是故朝廷未多加严惩。
苟晞遣使回去告知慕容翰,令其就地扎营,待朝廷旨到方可行事。
三日后,朝廷有旨道:乃朝廷令慕容氏相助,公等可合兵共伐汲桑。
苟晞聚集众将说道:“虽奉朝廷旨意,却不可不做安排。”
苟纯对道:“可置鲜卑为左、中、右军,合并我军步骑作三部,稍有不妥,令其不可聚集。”
“不可!”李义出班说道:“自古未尝听闻,有分他族援助之师为三部之事,恐其不答应。”
“文德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苟纯笑道:“此乃我之计策!倘若鲜卑不愿分兵,便可知其包藏祸心,我军当提前做好准备。”
李义还想再说什么,苟晞制止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就按计策行事。”
第二天,苟晞约慕容翰,在两军阵前跪听圣旨。宣旨必,苟晞挽着慕容翰手腕说道:“鲜卑多骑兵,我军多步骑,我意合兵后再分三部,长短相补,未知将军之意?”
此言一出,当场惹怒鲜卑诸将,鲜卑骑兵人人愤恨道:“我等劳师远来相助,不曾料想朝廷这般无礼也!”
苟晞笑而不言,目视慕容翰。
慕容翰沉吟一刻道:“大单于有言:但凭将军驱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