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东君再起,最后三轮比试分三日进行。风泉台西侧把中号鼓撤下,东侧换上了大号鼓,并配两名鼓手各执一槌。烈日当空,鼓声交相响彻灵墟,你追我赶,愈发急促——达到一个界限后戛然而止。
今日比的是星觉一式(沧海扶珠),讲求武者之根基——稳固、力量、持久、步伐、观测……简化之为:可与三五常人匹敌而轻松获胜之素养,可护己、可行小侠。这对从小在灵墟山长大的“雨江”二人来说自不在话下,对两人而言,这局的实力可谓不相伯仲。
江丞首先出剑,朝着对方心脏刺去,其剑刃穿风而去,好不快乎!
雨坷下意识闪臂——江再往左横切——雨再弯腰躲过。那剑距雨的衣领三公分,像流星一般划去。
雨“哼”了一声,左足用力蹬地,持剑横扫。
江腾空旋转身体,消减惯力,保持平衡。同时挥剑下劈,被剑气排开的风扬起衣带,在空中飘洒。
雨见势不可躲过,双手握紧剑柄,咬牙举剑横于额顶,满满“吃下”这大力一劈。
剑声之剧烈!剑刃间迸出的火花之刺眼!众人“嚯!”了一声,心里委实嘀咕了一下。虞倩看到这一幕,脸上的紧张无以隐藏。
形势一开始即在江丞的激进下燃起高潮,台下观众均看得心潮澎湃,在紧张刺激中享受着武学剑法的精妙!
“不愧是前二的对决,我等前日的比试真是难望其项背啊!”
“如此形势,我看江丞师弟此轮,颇有胜算!”
“我看未必……”众弟子在台下纷纷议论。
台上剑影重重、人形窜动,天空风朗气晴、云展不定……雨坷逐渐防住了师弟的猛攻,并适时予以反击。比试似乎从开始的“你死我活”慢慢进入一种平衡状,有来有回,众人的心绪也终于松了一些。
大概交手百余回合后,江丞心想:“以师兄稳若泰山之剑式和耐力,若如此消耗我必失去全力一搏所需之体力,那时胜算将大大降低。”
想罢,江丞调动全身经脉,面色范红,决定进行最后进攻,一击制胜!
雨坷感受到师弟的剑势突然变得狠厉数倍,稳住阵脚之余,观测师弟的剑招——起承转合,迂回蓄力,与之前的凌厉攻势颇为神似。雨见此情形,预测和筹划了多条防守策略。
果真!七招过后,江丞如期使出关键的决战一剑!
怎料雨坷早有预防,相比之前,他有意识地拉开了不易察觉的半步距离。并在抵过千钧攻势后,利用这半步实现闪转背身。
江丞收剑回转准备再战时,师兄的剑尖已指在自己咽喉前六公分处。
“我输了。”江丞不甘地说道。
“师弟,承让!”
这一比试可算是给那些新弟子开了眼界,原来星觉剑法并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绣花枕头”,是自己没练到精髓,一下子鼓舞了弟子们通往更高武学境界的斗志,他们已经对明日星觉二式的比试迫不及待了。
平苍苑内,江丞这次没来报喜,虞倩也不知其去向。倒是苑外,终于出现了雨坷的身影。身为大师兄,前青主亲传弟子,他没有败的理由。他认为与师弟这一战才是真正的开始,但对方又是如亲人般的师弟,难免有些不舍。他试图请师妹帮忙,宽慰一下江丞。
走进苑内雨坷似乎听见赖师叔与师妹在讨论白天的战况,便灭了手中提灯,想听听赖师叔对自己剑术的看法。
“依白天之剑势,江丞之剑明显盛于雨坷。”赖易扬开始跟虞倩细数起来,“江之剑势凌厉、果敢、飘逸,而雨之剑稍显拙沉、被动。”
虞倩也附和道:“确是如此,我看二师兄的招式繁多、身形灵动,颇有美感。而大师兄则防守挨打,并无过多犀利的剑招,也就最后的取胜一剑有些让人眼前一亮。”
“明日的‘梨花溅雨’一式更加讲求剑招的多样与变化,如此看,为师觉得小江丞有望扳回一城啊。”
“真的吗?明天二师兄可赢下大师兄?”虞倩竟开心道:“太好了!那可以看到星觉三式更为高深的对决了!两位师兄都没有在我眼前展现过‘浩气出林’的威力呢……”
或许是虞倩想双方比满三轮,败的一方不至于太受伤,又或许她真的希望二师兄能赢。
雨坷在外听到这番言语,不知该不该进这扇门。“不用自己提醒师妹也会安慰师弟的吧……”他想着,随后也不点灯,摸着黑走了。
第二日,双方似乎都调整了一下心绪,抱着必胜的信念,执剑相对于风泉台上,底下众弟子比昨日更活跃也更加激动。
几下鼓声作罢,众人屏息以待,都等着一睹二人的新奇剑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