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彤彤的日头爬上山尖,刚刚露出半张笑脸。
善缘当铺的街门前,两辆骡车缓缓启动,一前一后出了县城北门,驶上通往省城济南的官道。
肥城县距离省城济南,大约一百三四十里的路程,途经马山镇,以及长清,历城两县,再往前才是省城济南府。
赵四就是在马山镇附近,那段很是荒凉地段,遇到的白秀娥。
那一年,白秀娥的家乡闹灾荒,母亲带她逃荒来到省城。
年迈而又体弱多病的母亲,没能支撑下来,挨到这里撒手人寰。
那样的饥荒年月,饿死人是司空见惯的事,骨瘦如柴的尸体,就那样匍匐在路旁,无人理会。
而有灾民经过的地方,道路两旁的树木,成人身高以下的位置,裸露着白涔涔的树干。
饥饿的灾民,吃掉所有能够吃的东西,不只是树皮,还有草根。
有人说,只要有个杂面馍馍,就能换家个媳妇回来,绝非耸人听闻。
白秀娥就是被几个无赖,花言巧语,用个杂面馍馍,诱骗去路旁的树林。
那时的白秀娥,已然饿得有些精神恍惚,但却始终还记得,娘亲临终前的叮嘱,顺着官道往南走,就能找到吃的东西。
因此她这般坚持着,没让自己倒下,这般步履蹒跚着,走在向南的官道上。
几个男人赶了上来,主动和她搭讪,说他们是王员外家的佃户,这会儿赶去做工的,王员外是这方圆百里,最为慈善的大财主。
另一个人说,员外家里的粮食,堆积如山,放得都要发霉了。
又一人接过话茬儿,正巧王员外家的老太太,想找个使唤丫头,看你这妹子怪可怜的,想不想去应聘一下,到了那里吃喝不愁。
先前那人随声附和着,随手递给白秀娥个杂面馍馍;
到了员外家,有吃不完的白面馍,在他家做工,从未有挨过饿。
饥饿的白秀娥,嘴里赛着杂面馍,连连点头应承下来,觉得,‘给大户人家做丫头,总比饿死路旁要强得多。’
自认为菩萨显灵,让她遇到了好心人。
哪里晓得,这几人根本不是什么佃户,只是些混混而已,所谓的王员外,也是随口编造出来的罢了。
这几人趁着饥荒年月,外省逃荒来的人多,做着拐卖妇女的勾当。
只要见到那些单身,又有几分姿色的女人,便千方百计哄骗到手,然后卖给大户人家,或是窑子里换银子使。
今儿个他们出来闲逛,无意中看到路上,单身一人的白秀娥。
这女人皮肤白嫩,体态婀娜,颇有几分姿色。
尽管面目有些憔悴,但破旧的粗布棉衣,即便是脸上的污垢,也难以掩盖其楚楚动人的姿容。
原本只打算卖到城里,换些钱财了事,
但见其姿色超凡,几个人便动起了歪心思。
如此出色的容貌,若是这样轻易卖掉,真的是可惜了,不如哥几个先享受一番,再弄到城里换银子也不迟。
几个混混这般心思,暗自眉来眼去,已是有了默契。
于是,便领着白秀娥离开官道,谎称走这条小路近些,穿过这片树林,就到王员外的宅院了。
青天白日之下,白秀娥也没多想,傻傻地跟着几人,离开官道。
直到几人露出狰狞之色,嬉皮笑脸地动手动脚,撕扯她的衣服,白秀娥这才明白过来,意识到自己是遇到了歹人。
顿时吓得脸色苍白,惊恐之余,却也没忘记,声嘶力竭地大声呼救。
说来也巧,省城办事返回县城的赵四,恰巧路过此地。
听到路旁树林里传出呼救声,原本就爱管闲事的赵四,吩咐赶车的柱子,过去瞧瞧怎么回事儿。
柱子快步走进路旁不远处的树林,见几个男人调戏一位姑娘,脾气暴躁的柱子,顿时瞪起了眼珠子,骂骂咧咧着让那几人住手。
有人过来坏他们好事,开始的时候,几人还有些顾虑,毕竟是做贼心虚。
但片刻之后,见来人只有这傻大个,不由得胆气又壮了起来。
毕竟他们这边人多势众,就有人威胁着柱子;
“这是俺们的家务,你小子少管闲事,赶紧滚蛋,不然爷们儿废了你。”
柱子当然不会相信,几人的这般鬼话,更没在意威胁的话语,挽起衣袖走上前去,自然是话不投机半句多,手底下见真章了。
膀大腰圆的柱子,是个大块头,孔武有力,打架从来没服过谁。
但,对方毕竟是四个汉子,将他围在当中一起出手。
有失灵活的柱子,面对四个汉子的围攻,便有些左支右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