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你们去死,你们都死了,谁来帮朕治理国家呢?”刘宏呵呵笑着,亲手一个一个的将这些伏拜在地的大臣,忠仆们搀扶起来。
看得出来,像张奂,张温,刘宽,张让这些老臣,被自己感动得十分真诚,至于钟繇,臧洪这些小年轻,表现就勉强了些,可能是这些年轻人还风华正茂,不曾考虑过自己的身后事吧,而这些老臣们,想必大概他们都已经把自己的墓室营建得差不多了。
后世刘宏每次看到汉墓的考古挖掘,无不为汉代人治理墓室的奢华精美所惊叹,杜牧《阿房宫赋》有一句话:“奈何取之尽锱铢,而用之如泥沙!”
这句话套在汉朝皇帝身上,同样合适,汉武帝为讨伐匈奴刮尽天下财富,盐、铁、酒国家专营专卖,儿童口赋甚至由汉初的七岁起征,改到了三岁起征,并由每名孩童由二十钱加征到二十三钱!为了征匈奴,人民勒紧了裤腰带,甚至郭巨埋儿,汉武帝本人呢?扩建上林苑,治昆明池,更是建起了一座两汉最为庞大的帝王陵――茂陵!
其实不只是汉朝的皇帝,后世,哪一个当皇帝的不是如此?
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弃之如泥沙!
对贪官零容忍的乞丐皇帝朱元璋,他的二十五个儿孙分封各地,用奉可不曾刻薄俭省了,千古一帝康熙大人,对他的儿子们同样好得很,至于量中华之物力老佛爷,更不必说……
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古与今,一丘之貉也。
至于王侯公卿,他们除了权力比皇帝小一点,他们,也就是小一号的皇帝,俗称土皇帝,对于自己所能攫取的,土皇帝们自然也是锱铢必校的,所以用的,如弃泥沙,也毫不心惜,他们不是最高统治者,但他们属于统治阶级,这是他们应得的!
别不高兴,这是时代,每一个时代的普世价值。
于是才会出现了眼前的这一幕,皇帝要给守边的将士开工资,有人苦劝,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守边将士的卖命钱是可以不给的,皇帝给修陵匠人发遣散费,那就更是一种无端浪费了,底层匠人的劳动所得是可以无视的,任意剥夺的,至于皇帝给自己修陵园,他们却认这些钱是万万不能省的,哪怕这修陵一年所耗足够当年段熲平定凉州羌乱五年征战所需,也是理所当然的!
话说,凉州羌乱了一百余年,直到段熲统兵寢不安席食无梁肉,前后十几年辛苦,无日不战,每战必与士卒同进退,这才堪堪平定,所费,也不过四十四亿钱而已,皇帝两年不修陵就回来了。若是皇帝五年不修陵,所省费用让段熲这样的名将上阵,连鲜卑檀石槐也一并打下来了,哪还等这跳梁小丑在长城外耀武扬威?
可他们就不认为这些是可以省了,不照绮罗宴,只照逃亡屋,我愿君王心有什么用?公卿大臣们都不见逃亡屋,大摆绮罗宴呢,还鼓动着皇帝一起嗨,你上哪说理去?
说道理自然是没有用的,刘宏也没简单的认为因为自己不修陵了,就能把一众大臣们感动得要死,然后,忠心耿耿,大家勤勤恳恳,努力,国家就此奋发向上,百姓就此安居乐业了。这,也太抬举皇帝这个职业了,正如祸乱天下不是皇帝一个人就办得到的一样,治理天下,同样不是皇帝一个躲在深宫,每日对着奏折文章的死宅男一个心想就能事成,一个努力就能有回报的。
好听的话谁不会说呢?
前一刻还大声喝着忠心,转身就把你卖了,可不就是眼前这一波流着眼泪感动得要死的忠臣、忠仆们么?
心中这么想,刘宏手上可不敢真就这么做了,当然忠臣们的口号也不是白喊的,至少,他们看向自己这个皇帝的目光柔顺恭敬了许多,趁热不正该打铁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