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萨·沙阿·巴列维接到长官的命令,离开了波斯的土地,带着一些疑惑和期待奔赴北方大帝国的土地。
尼古拉二世虽然准备重点培养礼萨,但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所以礼萨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到波斯西部边界剿匪,但尼古拉二世让他实地参与了一场战争——“把这个人派到恰克图的第52龙骑兵团。”让芬兰和伊朗的两个国父打个照面,交流理想……
洗脑是实践和理论结合的过程,礼萨在中俄外蒙古战争中充分见识到了俄罗斯帝国力量的强大,充满了崇拜之心。
于是到战争结束之后,尼古拉二世开始在本国推行改革以及宣传国家主义思想的同时,也对因功升职的礼萨进行了洗脑的理论工作。尼古拉二世也是蛮拼的,亲自上阵,给礼萨灌输俄波友好、集体防御、共同发展、国家改革的思想。
尼古拉二世给礼萨·沙阿·巴列维勾画了未来波斯实现现代化的蓝图——建立世俗化政府,政教分离,建立伊玛目和清真寺不能再干预国家的政治生活;男女平等,人民穿着欧式服装,妇女可以摘除面纱——“如果库姆的伊玛目有谁不服,可以考虑去那里把他从清真寺里拖出来狠狠揍一顿!”尼古拉二世看热闹不嫌事大地建议道,礼萨深以为然——他后来就这么干过;创办国营经济,也鼓励私人工商业;收回外国控制的产业,废除治外法权——“俄国会带头,你只要对付英国人就行了。”;建设近代法制,废除以《古兰经》和教义、圣训为基础的伊斯兰教法,“以世俗之法治世俗之人”。革新军队,建立新军,发展海军。普及教育,等等。
……
于是在尼古拉二世的建议与帮助下,礼萨·沙阿·巴列维制定了“十六点纲领”——
1.政教分离,废除伊斯兰教法和伊玛目、清真寺的特权,采用西方民法、商法、刑法,建立世俗化政府。
2.保卫波斯的领土完整、民族独立和国际上应有的地位。
3.废除佃农制,凡是大地主占有的土地,均应重新分配给农民所有。
4.全部森林和水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5.发展国营经济,也鼓励私人工商业。
6.提高底层劳动人民的经济地位,促使企业所获利润有劳资双方分享。
7.实行普选,特别是妇女都要参加普选。
8.全面改进国民教育,以世俗教育取代宗教教育。逐步普及初等教育。扩大教育资源,凡是应服兵役的高级中学毕业生,均可担任教师。
9.要建立一支由各科医生所组成的卫生工作者大军,到农村去进行免费医疗工作。
10.要建立一支促进农业发展的大军。
11.在所有的农村,都要建立公正的法庭。
12.制定全国性城乡建设的规划。
13.改组所有政府机关,推动部分行政权力下放。
14.收回外国控制及本国租让的重要产业,废除治外法权,俄国驻北波斯的军队职责限定为为波斯的独立与国家安全提供保护、帮助和支持。
15.俄国和波斯实行集体防御,俄国取得一个盟友的协助,而波斯则保证了自身安全的同时可以在地区扩张影响力——像英日同盟下的日本一样。
16.俄国和波斯进行全面经济合作,互相给予最惠国待遇,实行自由贸易,俄国对波斯工农业发展进行援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