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谢昌林把侦查的情报详细的叙述了一遍之后,孙邦良、陈进、徐彦刚等独立师团以上指战员,不约而同的把目光盯在了地图上。
“大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说看。”收回目光的孙邦良,随即开口说道。
“岩城城防坚固,要是久攻不下,一旦永安之敌赶到救援,再加上敌人运粮的两个团兵力赶回的话,那我们就会在城下被敌人反包围,所以我主张咱们应该打敌人的运粮部队。”一零九团团长刘贵华,见大伙都在沉思,遂率先打破了指挥部内的宁静。
“如果咱们此次只是为了寻找战机,打击敌人的话,伏击运粮队伍,显然是上上之策。但是,咱们师的任务是解龙岩之围,所以光打敌人运粮队伍,显然达不到这个目的,我看咱们还得打岩城,造成大军压境的气势,逼迫敌人电令龙岩之敌回援才行。”新一团团长谢尚平皱眉反驳了一句。
“我觉得二位团长说的都有道理,我认为咱们完全可以双管齐下,先吃掉敌人一个运粮团,然后调转枪头对准岩城打一枪,待把永安或者敌人运粮团回援之时,咱们再跳出去,寻找有利战机,争取消灭或击溃这两支部队,然后再回返攻打岩城的话,失去外援的守军,面对我军的猛攻之下,必然只能命令龙岩的敌军回援,如此一来,龙岩之围,也就迎刃而解了呢?”
参谋长杜仲美沉思之下,提出更为确实可行的战略战术,而且他这个观点一提出来,立即获得了大多数指战员的肯定。
“杜参谋长的战略部署虽然稳健,但却来回耗时过长,相反我觉得刘团长攻打敌人运粮部队的想法,更加干净利落。”就在大家都同意杜仲美的意见之时,孙邦良却赞同了刘贵华团长的提议。
“同志们你们有没有计算过敌人的两个运粮团距离呢?这两个运粮团,虽然是来回交叉行军,看似在行军途中相互接应,一副配合默契的态势,但实际根据我的推算,他们在从岩城到龙岩的四天路途中,两军有一段最远的路程距离,起码会会隔上一天一夜的路程。而这一天一夜的时间,正是我们进攻的最佳时机,只要咱们把握好这个时间段,就完全能够一口气吃掉敌人的运粮队伍,从而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若是能够一口气吃掉这两个运粮队伍,然后咱们主力再回师佯攻岩城,必然能够引起岩城守军震动,而龙岩前方的敌军,也会因为粮草不济,而不得不退兵,如此一来龙岩之围,也就不战自解,而我们的战略目的也能达到喽。”陈进不等孙邦良把话头说完,就把他的话头接了下去。
“陈师长说的不错,正是这个意思。”孙邦良点点头笑道。
“大家还有没有要补充的,没有的话,就请邦良同志下达作战命令吧。”陈进抬起头,看了众人一眼,开口询问道。
“同意!”众人纷纷点点头。
“根据咱们现在掌握的情报,敌人运粮的第一支队伍,目前正在前坪一带,距离咱们现在的位置是一百二十里,距离岩城是一百五十里,我命令全师立即收拾行装,急行军前军,争取在明天拂晓时分,赶到敌人必经之路的吴山境内,寻找有利伏击阵地,修筑工事,布下口袋阵等待敌人的到来。”
孙邦良指了指地图上独立师所在的位置,接着把手指向吴山的位置。
吴山地处岩城与龙岩中间,距离岩城有两百里距离,距离龙岩三百多里,距离永安四百余里,可以说吴山这个地方,对于敌军来说,正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绝地。
吴山这个地名虽然带有一个山字,但却并没有什么高山峻岭,正片地势都是呈丘陵地貌,由东向南倾斜,坡度约在四十度左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