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奴太后摆摆手道:“这次的事情我都知道了,虽然有些小小的纰漏,但总体上不是不错的!我问你的是你对这个孩子怎么看?”
宇文邕这才知道自己误会了,他沉吟片刻道:“他很聪明,经常可以洞察人心,还有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世故与老练,这与他的年龄很不相符。”
叱奴太后点点头道:“邕儿,你说的没错,这孩子年纪虽小,让许多成年男子都不及。若你能得到他的帮助,对你极有益处。可是你想过没有,将来他长大了,会不会对我大周不利。若真到了那一天,你可得有准备呀!”
宇文邕听罢心头一震,叱奴太后的话中之意他怎会听不出来,他赶忙道:“天健不会的。”
“阿娘也是提醒你多个心眼!”
宇文邕点点头:“阿娘,我知道了!”
……
张天健从第一次刺杀失败中汲取了教训,他并没有气馁,而是更加周密地策划着自己第二次的行动。
如今,一要就绪,就差一个合适的机会了。
九月初七,宇文护从同州,回到长安,照例要进宫谒见皇帝。
宇文邕与往常一样,前去迎接宇文护。他见了宇文护非常高兴:“大冢宰,你可回来了!”
宇文护奇怪道:“陛下,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
宇文邕无奈道:“也不是什么大事,母后年纪大了,身体也越来越差了。可是也不知怎的,她近来日日都要喝酒,我跟她说了很多次,她都不听,兄长你一定要帮我劝劝母后。”
宇文护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他点点头道:“喝酒伤身,太后应该知道这个道理的!”
“是呀,可我说了不管用,现在只有大冢宰能帮我劝劝母后了!”
“太后连你的话都不听,怎么会听我的劝?”宇文护颇有些为难道。
“阿娘向来对大冢宰另眼相看,请大冢宰以此谏太后!”说罢,宇文邕从怀中掏出一篇早已写好的《酒诰》递于宇文护。
《酒诰》是《尚书》中的篇章,乃周公所作,内容是劝人不要酗酒。
这种举手之劳的小事,宇文护当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他点头道:“那好吧,我与你去见太后!”
于是,两人一起来到叱奴太后太后的寝宫。
……
果不其然,宇文护一进太后寝宫,便闻到一股浓重的酒味。他仔细一看,叱奴太后正在饮酒,一旁张天健正拿着个酒壶伺候着。
“微臣参见太后!”宇文护向叱奴太后行礼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