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伯的想法,陈宁也只能无奈的接受,只好约定等陈宁考完举人,再教他,而在这之后陈宁就要去府学,这一去就要三年。
虽然偶尔可以回来,但还是感觉有些不好,但已经有了以前住校的经历,所以这对于陈宁来说不是什么难接受的,不过在他要走的前几天,却发生了一件大事,让他这悠闲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
这件事发生在三天前,这天大伯正在教授陈家沟的小孩,学习陈家拳,想到这段时间一直围绕着陈宁转,却是忽略了对他们的监查力度。
好像最近偷懒的人不少,就准备考验他们一番,这一试,就感觉儿子陈栽秧动作有些不对,一招手挥琵琶就把陈栽秧身上带的机器打成了零件,然后,漏出怒不可解的神情,冷冷道“滚。”
根本不听他的解释,或许陈长兴像《太极2》中所说的有叛逆的心,而没有叛逆的胆子,但那或许是和儿子分别十几年之后的感悟,但现在可没有一点谅解的意思。
这里就要说了,为什么陈宁可以学文,学机械,而陈栽秧却不可以,这就要说道,对他们的培养目的不同了,对陈宁的培养目的就是,状元及第,只要陈宁能好好读书,只要能继续有这个成绩就行。
至于学武方面就不放在心上了,或许如果按照他们的意思,干脆以后别学武了,反正用处不大,这样说吧,就算是陈长兴的社会地位还赶不上知府县令的地位高呢。
所以有一个苗子,就培养一个,一个县令对陈家沟的帮助,比一个族长对陈家沟的帮助,要大的多,这也是为什么陈宁如此,玩,还是习武,都由着他,只是嘱咐他认真读书,别拉下功课的缘故。
但是对陈栽秧的培养目的就不同了,那可是要培养成为下一任族长的,但不是说当族长就当族长的,还要有过人的武功,谋略,人缘。
对于其他的,有陈长兴这个当族长的爹帮衬,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武功就要勤学苦练了,现在的练武,和练内力不同,需要一招一式练习,即使陈宁有父亲和族长的指导,又有现实世界的诸多拳法触类旁通。
但是还要勤学苦练,即使每天喝灵水滋养身体,但每天打熬气血还是不断,学习体会其中的发力技巧,做到行云流水,随机应变,但感触还是不深,只是把三中拳法都练熟了,没种拳法都有些威力了,其中太极拳比起形意拳和八极拳更加灵活。
但陈栽秧使用机器的做法让陈长兴感到失望,还是那句老话: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本来打算让儿子好好学武,将来接任他做族长的,谁知道他却利用机器,当然不是说不能用机器,只是现在他的武功还没大成,如果过分利用机械,可能导致落入旁门左道,这样对习武大大不利,就像现代人一样,有了手枪,大炮,只要练好枪法,即使如陈长兴这样称霸一个位面的强者,也是来几个死几个。
如果拿着加特林扫射的话,一个人可以对付几十甚至几百武学宗师,想想看,你用几十年练武,而别人只用几天时间练枪,结果你还不是人家的对手,你在厉害,也无法打败几百人的军队,但人家一把加特林可以狂扫上千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