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注意到,在徐世绩麾下的那些军卒在校场之中驰过去的时候,所有人的战甲之上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刀砍斧剁的痕迹,而且,这些人眼神之中透出来狠厉和冷血,完全是雷字营的那些兵卒们不具备的。相对于气势高昂的雷字营,对手这一百骑更能让人生出一种铁血雄师的感觉。
这场比试不好打啊!虽然相对于雷字营的出场时候的震撼场面,对方的一百骑兵从气势上要逊色许多。但是我明白,包子有肉不在褶儿上,表面功夫做的再好看也不顶用。一直以来,因为有火药的帮助,雷字营打得都是顺风仗。可是这次要实打实的与对方的百战精兵进行对冲,没有雷火弹,也不能用弓箭,这对于雷字营这一百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说实话,作为医护营的主官,我对即将到来的对冲心里真是一点儿底都没有。可我也明白,雷字营只有在这次对冲之中胜出,才能让医护营和蔚州兵这些新人在李二的麾下找到一个让人瞧得起的位置。要不然,以后的日子可就真不好混了。
等到徐世绩麾下的那名带队将官上前给李二见过了礼之后,双方兵马各自在相隔七百步的校场两侧,开始做冲阵前的准备。
两百余根八尺长的木杆交到了双方兵卒和带队将官的手上,我注意到,所有的木杆离着杆头一尺的地方都包着半尺多长的铁箍,看样子,应该是备用的枪杆。这样的枪杆有一定的韧性,对冲的时候轻易不会折断。
随着两侧的黄旗分别举起,双方军卒依次将杆头插在石灰桶里沾上了石灰,等待冲锋的号令。
一切准备就绪,权做现场裁判的李道宗上前对着李二躬身而礼:“殿下,可以开始了么?”
李二点头道:“开始吧!”
李道宗摆摆手,一名校尉纵马驰到了双方士卒的中间,手中的红旗猛地向下一挥,顿时,震耳欲聋的战鼓声在校场之中响起,直入云霄之间。
随着隆隆作响的战鼓之声,校场的东西两边瞬间腾起了两团巨大的黄云,黄云之中,隐隐可见两队人马已经从原地疾驰而出,如离弦之箭一般向着对方直冲而去。
校场东西距离七百步,也就是说,双方兵马各有大约三百五十步的冲锋距离,这大约相当于后世的五百米,战马应该可以在这个距离上将速度提升到最佳的状态。可是也正因为如此,这个距离所造成的的冲击力也是最大的。这些军卒但凡有丝毫的骑术不精,便是随时落马的下场,在几百匹马疾驰而过的场地上落马,后果可想而知。
须臾之间,双方兵马都已经冲出了两百余步的距离,原本由尘土腾起的黄云,也已经在在双方队伍之后形成了两道滚滚黄龙。在这么短的距离之下,我已经可以看到雷字营冲在最前面的苏卫那沉稳而凝重的面容了。
所有人都注意到,虽然双方人马均呈锋矢队形,但是雷字营的队形貌似更松散一些,队形也相对较短。而徐世绩麾下一百骑采用的队形,却更像是一把宝剑,狭长而锋锐。这让我很有些奇怪,雷字营这样松散的队形,在和对方的对冲之下,是要吃大亏的。可是苏卫作为老牌儿的骑兵,应该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啊?
随着两支队伍的迅速接近,铿锵作响的马蹄声已经取代了隆隆的战鼓之声。可就在双方距离不足三十步的时候,苏卫却做出了一个让我完全意想不到的决定。冲在最前面的他,将手中的八尺长杆向着对方骑兵投掷了过去!
而随着苏卫的投掷,所有雷字营的军卒也都纷纷将手中的长杆向着对方掷出。看到这些人的动作,我忽然明白了雷字营为什么选择如此松散的队形了,因为只有采用这样的队形,才可以在不影响视线的情况下,将手中的长杆向对方顺利掷出。
一百余条长杆如同一条条飞龙划过空中,由远而近纷纷落入了对方的队伍中,让我惊喜的是,因为对方采用的是密集队形,大多数长杆都没有落空,纷纷掷中了对方的军卒,可以说是准头颇佳。在巨大冲击之下,杆头上沾着的厚厚的石灰粉,在对方军卒的身体之上腾起了一股股的白烟!
依照秦琼一开始定下的规则,不只是落马,只要被白杆击中的军卒,就以伤亡论,按着这个说法,现在的情况下,在双方还有没有正式接触的时候,对方就已经损失了近六成的军卒了。
对方的军卒懵了!
在场观看的所有人也都懵了!
谁都没有料到,雷字营居然采用了这样的战术。原本以为出现的硬碰硬的对冲,变成了雷字营的一场表演赛。
被长杆掷中的军卒,第一时间选择脱离了对冲的队伍,拨转马头向旁边驰了出去。对方原本密集的锋矢队形,一下子变得松散起来。不管徐世绩的人品如何,但是其麾下的军卒却不愧为真正的战士。规则就是规则,没有人违反。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输了固然丢人,可是,如果输了不认账,那才更丢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