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了质的改变。二十一世纪初摩托车已经传入了农村,农村稍微有一点存款的农民都会买一辆摩托车,摩托车比起自行车,那可真的是省力又快速。木豆便也买了一辆摩托车,如果六七十年代听见有人吃不饱饭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那么在二十世纪是绝不正常的,因为只要勤劳一点的人,便可以出去打工挣钱。即使畏惧外面的世界,在家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的,所以人们往往不会可怜那些吃不饱饭的人。
七八月份的西安总是伴随着狂风骤雨的天气,一天晚上狂风把粗壮的树都吹断了,大雨更加是灌满了小池塘。每个月都三六九都是何寨会,农户会带着自己的农产品去摆摊,或者一些商户会去临潼批发一些时髦是衣服鞋子,然后在何寨会上去叫卖。农民们也都有钱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也会买一些好看的时髦的衣服首饰。大雨过后,木豆骑着摩托车去逛何寨会。木豆是一个节省的人,总是转转看看,也不买东西,木豆逛了一会便骑车回家了。
木豆骑车回家路过麦刘,看见了自己舅爷老刘的坟里有一个坑,坑里灌进了昨天下雨的水。木豆骑着摩托车回家后,焦急地对着老三说到:“大,昨个晚上大雨,雨把我舅爷的坟冲了一个坑,坑里灌满了水。”
老三看了看旁边的刘菊芳,对着刘菊芳说到:“你赶紧把这个事信息给菊花和平平说一下,让平平赶紧去把把我岳父的坟修好。”
刘菊芳“嗯”了一声回应老三,然后离开了家。
木豆看着母亲离开后,好奇地问老三:“大,为啥咱不去修了我舅爷的坟,反而让我妈去找我舅家里去修坟。”
老三回答到:“你个瓜娃,你舅虽然是个上门女婿,可是人家常说上门女婿是个儿。当子女的为父母去修坟是正常的,子女还在,你觉得女婿去修坟合乎礼数吗?”
木豆一脸懵逼,摸了摸头,笑着对老三说到:“大呀,你说的倒是也是那么个理哩。”
老三的隔壁住的是五娃和五娃媳妇苗苗,还有五娃的母亲。五娃是一个不孝顺的人,五娃和自己媳妇住大房子里面,却让自己的母亲母亲住在一个只有五六平米的小房子。五娃的父亲死的早,五娃的母亲把五娃一个人拉扯大不容易。可是自从五娃结婚后,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媳妇的怂恿,还是五娃本性如此淡漠亲情。五娃对自己的母亲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连吃饭都不和母亲在一起了,母亲总是吃着一家人的残羹剩饭。平时则是对母亲大喊大叫,毫无传统的孝道可言。有一天,木豆在村里遇见了五娃,木豆好奇地问五娃:“五娃,你以前都不是这个样,为啥你结婚了,对你妈这么不好。”五娃摆出一副很愁苦的样子说到:“我也没办法呀。”木豆露出一副不屑的表情,冷哼了一声,便离开了。
自从五娃结婚后,五娃和媳妇对自己的母亲不好。木豆看不起五娃这种不受孝道的人,不愿意和五娃一起玩了。杨老三看见木豆不和五娃一起玩了,自己也不和五娃一起玩了。连五娃最亲近的朋友木豆和杨老三都不愿意和五娃一起玩,村里就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和五娃去聊天玩了。村里没有人愿意和五娃玩,五娃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五娃的心里感觉非常的郁闷。
有一天午后,五娃一个人低着头走在。五娃遇见了杨憨憨,杨憨憨对着五娃“哈哈哈“大笑起来。
五娃好奇地问到:“杨憨憨,你笑啥。”
杨憨憨笑嘻嘻地说的:“村里人都是你给你媳妇洗裤头。人家让我问问,这个是是不是真的。”
五娃变得暴躁起来,对着杨憨憨喊到:“谁让你问得。”
杨憨憨继续笑着说到:“村里人都让我问你哩,人家还说你娃是个憨批,连我都不及。”
听到杨憨憨的话后,五娃涨红了脸,然后用手脱掉了自己的鞋子,用鞋子用力地朝杨憨憨身上扔去,然后对着杨憨憨喊到:“赶紧批死,看见你就来气。”
看见五娃发怒以后,杨憨憨停止了笑容。从地上捡起五娃的鞋子,把鞋子扔给了五娃,最后杨憨憨灰溜溜的离开了。
五娃看见杨憨憨离开后,脸色慢慢地恢复了正常,然后穿上了自己的鞋子准备离开。这时候,孙大海走了上来,轻蔑对五娃说到:“五娃,你也就只能欺负欺负杨憨憨这种人。”
听见老六的话后,五娃又涨红了脸,对着老六说到:“大海大,我我我…。”五娃没有说完话,然后转身离开。
看见五娃准备离开,孙大海对着五娃说到:“五娃,你真是休你先人哩。要是我福大还在的话,你这种成色,早把你拾掇一万次了。”
听见孙大海的话后,五娃停了一下,五娃“唉”地叹了一口气,把头低的更下了,然后慢慢地走向家里。
孙大海看着五娃离去的背影,然后“唉”地叹了一口气。孙大海想到二十年前,孙家村村民选举自己当村长,自己也是宏图之志,希望把孙家村变回到以前的样子。可是人心一旦发生了改变,哪里有那么容易就变回去啊。二十年过去了,孙家村不但没有变回到以前,反而人心更加的混乱了,各种各样有悖伦理的事情常常发生。犯错的人变多了,自己管的多,反而会惹起村民的不悦。唯一有一点庆贺的事情,那就是再也不用担心村民的生存问题了,现在孙家村家家户户丰衣足食,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就算是缺胳膊少腿的,也有低保和五保维持生活。孙大海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孙福,不知道自己的父亲看见今天的孙家村,是会高兴还是会失望呢。
西安这座古朴的城市,一直保持着嫁娶婚丧整套繁琐的礼仪制度。人在快去世之时,先通知所有的亲朋好友去见一面,要提前准备棺材,棺材需要用松木去制作,因为松木坚固适合做棺材,接下来在老人断气之时,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为死者穿上提前准备的寿衣,然后便要通知自己相熟的年轻人来家里吃饭,这个被称之为请跑暖,因为这些年轻人将会为死去的老人挖坟修筑死后的家。然后晚上在家中准备灵堂,供奉的瓜果香火等等,第二天逝者的后辈需要跪在灵堂前面以表示对于死者的深深怀念之情,第二天后便有逝者的亲朋好友前来吊唁,吊唁的亲朋若有后辈,应悲伤流泪,在亲朋好友吊唁完之后,老人会在三天到四天以后下葬,所有的逝者后辈都应身穿丧服,跟着逝者的棺材去送别自己的亲人。在老人下葬之后,主家在宴请乡里乡亲和前来奔丧的亲朋好友。由于广大的农村区域乡土气息较浓,俗语死者为大,若是有人敢在葬礼上面闹事,毫无疑问会遭到全村人的抵制,过分者,甚至会被拳打脚踢相加。在一个平静的夜晚,五娃的母亲去世了。
五娃的母亲去世前,五娃去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为自己的母亲穿寿衣,由于五娃对自己母亲生前不孝,没有人愿意去。无可奈何之下,五娃便和自己的媳妇苗苗日夜守护在母亲的面前,等到母亲去世的时候,五娃和苗苗为老人换上了寿衣。看见了没有老人愿意为自己的母亲换寿衣,五娃和苗苗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在母亲去世后,苗苗焦急地对着五娃说到:“五娃,你赶紧去请村里的人来家里吃饭。“得到苗苗的指令后,五娃急匆匆的离开了家。看着五娃离开后,苗苗和自己娘家的妹妹急忙走进了厨房,看着一大堆的熟食,苗苗对着自己的妹妹说到:“妹子,这都是熟食,咱克里马擦赶紧弄一点。要不然人来了咱家,干瞪眼多难看的。”不一会工夫,苗苗便和自己的妹妹准备好了五桌子鸡鸭鱼肉和各种蔬菜水果。看着五桌子丰盛的晚餐,苗苗和苗苗的妹妹在家里焦急地等待着。
五娃离开家后,便去请跑暖,准备让这些人为自己的母亲明天修坟。五娃走到了孙大海里,对着孙大海说到:“大海大,我妈走了,你来我屋里吃个饭吧。”孙大海看了看焦急的五娃,平静地说到:“五娃,不是大不凑哄你。你这事,村里人没敢去,你不相信你去试一下。”听见孙大海的话后,五娃一个人灰溜溜的离开了孙大海家。
五娃去了好朋友杨老三家里。看见杨老三家里大门紧闭,五娃便用力去敲门,可是无论怎自己么敲门,屋里都没有人应和自己。看着没有人应和自己,五娃便准备离开。这时候,五娃听见门里传来了声音,“五娃,我大在村里名声不好。你在村里名声都哈了,我家里实在是不敢去。”听到杨老三的话后,五娃脑袋一懵,然后慢吞吞地走了。
五娃去了木豆家。五娃无奈地对着老三说到:“三大,你是瞅着我长大的。我妈走了,村里实在都没有人去我家,你去我家吧。“老三无奈地摇了摇头,对着五娃说:“我们家是外来户,要是别人去你家,我们也就去。别人没有去,我家更加不能去。这事,不能没有了礼数。”
五娃走后,木豆对老三说:“我和你五娃以前都是一起耍大的,看着五娃挺急的,想去五娃家里帮忙。”老三对着木豆说到:“你个乃哈球滴,咋是个瓷锤子。自古以来,没有礼数的人就应该是这个下场。要是你去了,人家该用你沟子笑你咧。”虽然木豆成为了一家之主,可是也不敢违逆自己的父亲,于是木豆便不去五娃家里了。
五娃挨家挨户去请跑暖,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去五娃家里吃饭。跑了一晚上,没有请到一个人,五娃一个人失魂落魄的回家了。回到家后,苗苗跑到五娃面前,对着五娃说到:“人请滴咋样了,咋就你一个人回来了。”突然,院子里面传来一阵敲门声,五娃赶紧起来去开门。五娃开门后,看见杨憨憨来了,五娃呆呆的看着杨憨憨,杨憨憨也呆呆的看着五娃。苗苗出来后看着杨憨憨和五娃四目相对,便招呼杨憨憨进屋了。
看着空空如也的家里,五娃和苗苗后悔生前为老人不孝。苗苗终于憋不住了,苗苗也不顾及旁边还有外人杨憨憨了,然后放声大哭起来,对着武娃拳打脚踢,最后对着五娃大喊到:“你在孙家村真是把人活完咧,我跟着你真的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五娃呆呆地站在原地,承受着妻子对于自己的怒火。杨憨憨呆呆的看着眼前发生的场景,至于杨憨憨心里想什么无人可知。五娃和苗苗明白,如果自己的母亲不能安安稳稳的入土为安,那么五娃以及五娃的后辈就没有办法继续生活在这个村子了。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名声对于一个家庭至关重要。如果一个家庭的名声受损,那么这个家庭的后辈将会带着耻辱。故土难舍,谁又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往另一个城市生活呢。
入夜后,五娃的舅舅来到了五娃家里。看见了舅舅到来后,五娃和苗苗便哭着向自己的舅舅道歉。自己的妹妹还在世时,五娃的舅舅也曾经劝五娃和苗苗对老人好一点,可是二人却都只是表面上的迎合。舅舅也知道自己的外甥阳奉阴违,可是却也无可奈何。即使自己对于自己的外甥拳打脚踢,让自己的外甥对自己的妹妹好一点,可是自己的外甥依旧还是听了不做。
五娃的舅舅看见五娃和五娃媳妇可怜的模样,五娃舅舅拉着五娃和苗苗的手,走出了家门。五娃的舅舅在孙家村马路上声泪俱下的大喊到:“我外甥没有照顾好我妹子,都是我的错。是我没有教育我外甥,大家就当作埋我,求求大家赶紧出来吧。”可是孙家村的乡亲们还是大门紧闭,依旧无动于衷。
五娃舅舅看见了乡亲们们依旧无动于衷,然后对着五娃和苗苗说到:“你俩跪下吧。”五娃听到了舅舅的话后,两腿一软,“噗通“一声过后,五娃跪到了马路上面。看见五娃跪下后,苗苗也跪在了马路上面。五娃和苗苗跪了一个小时后,村里有两个老人走到了五娃面前,然后扶起来了五娃和苗苗。最后五娃和苗苗带着好烟好酒,挨家挨户去送烟酒,大家才慢慢去了五娃家里,为五娃的母亲筹备后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