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方塘镇回来,还没有来得及好好休息,朱卫平通红着双眼就和韩飞出去溜达去了,没有别的,只因为陈立和他一番深谈之后,朱卫平建议他天蓝釉马上就要投入生产了,作为对外的一个窗口,在汝川县必须有几个店面,建立起自己的营销窗口。
建议完之后,陈立就当即决定将这个任务分配给朱卫平,这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吗?自己制造了问题自己解决,当领导能无耻到这种程度也算是功力深厚,这些年啥没长进,尽长脸皮了,这会朱卫平没有说出口,只是有些恨恨地提出一个要求,让陈立在汝瓷厂给韩飞谋了个职位,作为出去找门面的正当借口。
韩飞当即高兴得要发疯了,说朱哥真吊。
朱卫平特淡定地说道,华夏国历史最吊的人是谁知道不,孙悟空啊**!拥有透视眼,穿墙术,隐身术以及定身术,而拥有这些涩狼们梦寐以求的神技的他,竟然他么的跑去当和尚,真是不可原谅!
在哈哈大笑中韩飞神清气爽地到了汝川县,根据朱卫平给他画的地图,应该在什么范围内找门面,他挨家挨户地去问要不要转让或者门面出租,客气的商家摇摇头,不客气的商家直接将他轰了出去,大早上的说转让门面的事儿,不是晦气吗?
尤其是一家家具店,明明没有什么生意,还不转让?实在令人费解。
韩飞窝了一肚子气,若是平时他早就拳头解决问题了,这不是刚有了工作,可不想丢了饭碗,想想自己真笨,与朱卫平比起来差了十万八千里。
不过,与朱卫平相处时间久了,韩飞也动起了脑筋,暴力不能解决的问题必须用智慧解决。
他将汝川第一家具店作为攻难克坚的对象,生意不景气不就是钱的问题吗?多掏房租老板也许久会心动。
没想到,家具店老板冷冷地说道,“店面是自己的,不用掏房租,只要有生意就是赚的,你掏多少钱我都不租。”
这个闭门羹吃得韩飞半天缓不过来气。
朱卫平听韩飞愤愤不平地讲自己的遭遇就笑,智商这东西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提高上去,院里的两只花色鸭子伸长着脖子呱呱呱地叫着,相互追逐,银杏树叶已经变成金黄色,再过几天秋风一吹,落成一地,煞是好看。
第二天一早,朱卫平冒着微凉的寒气,就被郑建国请了出去,说是请他去喝汝川县有名的胡辣汤。
朱卫平说,郑书记,你就不能平易近人些吗?
郑建国大笑,我请你喝胡辣汤还不够平易近人吗?平时多少人排着队请我去高档酒店还没有机会,你小子这去了一趟省城,把省城搅了个底朝天啊,谁不知道你是打黑英雄?谁不知道你是营销高手?谁不知道你被赵省长请去吃饭了!
朱卫平指了指郑建国身后跟着的两个秘书,说道,吃个饭用得着秘书跟着?吃饭这件事,还必须是亲自吃。
郑建国再度大笑起来,这个小眼睛的毛头小子心思缜密的很,随即遣散了两个小秘书,只剩下他和朱卫平。
一品香清真胡辣汤店。坐落在汝川县公交车站附近,不少等车的旅人都会坐下来喝上一碗胡辣汤,它隔壁是一家家具店,似乎正在张锣齐鼓地准备着搞什么促销活动。
风吹雨晒下,胡辣汤的铜质招牌已经失去了应有的光亮,被烟熏火燎得油腻感很重,据说,这家店是百年老字号店,锅底百年来没有更换过。关于这件事,朱卫平很早就听说过,他觉得这个故事的口味很重,尤其是车来车往卷起了滚滚红尘,给胡辣汤增色不少,就失去了喝胡辣汤的兴趣。
店内的后墙上悬挂着店老板或者是店老板的父辈和路过的各大人物的合影。
黑白照片,褪色的照片上的人物西瓜片帽,旧式长衫,依稀能看出来有些年代感,照片下面用小字详细介绍着照片的故事和人物来头,借以鼓吹这家店到底有多牛叉。
朱卫平深信牛皮不是吹出来的,好喝不好喝,郑建国一喝就知道,他清楚的很,郑建国借着喝胡辣汤的名义想从他口中探风。
一大早,一品香清真胡辣汤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几口大锅一字排开,冒着热腾腾的蒸汽,油条、煎饼果子、肉盒子在出锅,锅边放着豆丝葱花之类的东西,方便盛起一碗抓上一把,朱卫平很贴心地跑前跑后,让郑建国坐到一旁等候,买了餐票,老老实实地排队。
还没有排到前面,就听见郑建国在招呼自己,他回头一看,笑了,不少人已经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用胡辣汤来表达着对党的衷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