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了,陆府之中却还有一盏油灯亮着。
那是陆家大少爷陆伯年的房间,每当深夜的时候,他总会在这书房之中读书,有时候读到高兴的时候,还会用毛笔在宣纸之上写几句诗词歌赋。
他虽然为人木衲,但却是远近闻名的才子。
他的诗文常常为人津津乐道,浙江一带的文人都以他为尊。
这一夜,他夜读孔孟之论,只觉得受益匪浅。
他自小熟读圣贤书,相信世间的一切都是冥冥中自有定数。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他从来都是只做好事,所有认识他的人都笑称他为老实人。
本来像他这样的老实人,一辈子也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他之所以能够在文坛取得如此成就,全靠着他那德高望重的父亲。
若没有他的父亲,没有一个人会愿意花心思看他的诗文。
他也终究会变成一个普通人,终其一生都碌碌无为。
他是个幸运儿,他父亲留下的家产足够他丰衣足食一辈子。
可惜他父亲却注定要抱憾终老,因为他实在是太老实,太善良了。
别人打了他的左脸,他要伸出右脸给别人打。
别人辱骂他,他忍着,脸上还要强行露出笑容。
有的人说这样的人太窝囊,简直不是男人。
他的父亲也说他太过老实,对于一个出生于商贾之家的人来说,他的确是出奇的老实。
本来像他这样的人,也许终其一生也就做个富家翁。
但这一晚,注定要发生一件足以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人。
这一件事将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让他落入深不见底的深渊。
等到夜半三更的时候,陆老已经熟睡了。
年纪大的人通常都休息得早。
但他今晚注定无法安眠。
因为陆家的大门被人狠狠地撞开了。
一个人带着一群人大摇大摆地进来了。
他丝毫不掩饰自己,也没有任何试图掩盖这次恶行的打算。
因为没有必要。
所有人都知道杨三爷是个老实人,也是个大善人。
大善人怎么会做坏事呢?说出去谁信啊?
所以杨三爷来了,他不请自来,还带着一群拿着刀剑的亡命之徒。
除了瞎子,所有人都看出他来者不善。
所以下人们赶快去叫醒了自家老爷,叫来了自家少爷。
当父子俩一副茫然无措的样子来到杨三爷的身前时,陆老一下子就清醒过来了,他知道杨煦是来找他麻烦的。
其实那一天他带着一帮人去找张士诚的时候,就明白了迟早会有这么一天。
但是他倔强,固执,所以做起事情来根本不考虑后果。
但他还是有把握,他敢肯定张士诚一定不敢杀他。
他猜对了,不过只猜对了一半。
张士诚是不敢杀他,但是杨煦敢。
他不但敢,而且是光明正大地杀他。
还没等陆老开口,杨煦就说话了。
他的话如同寒冬腊月天的冰雪,冷得令人心悸。
“把陆家上下全部杀光,当然留下这父子二人。”杨煦笑着说道。
他的笑容依旧如同温暖的太阳一样,就好像他只是说了一句微不足道的话罢了。
他的话音刚落,那些亡命之徒目光冰冷地对着那些下人丫鬟们。
然后手起刀落,一时之间,他们就如同待宰的羔羊一样。
手无寸铁的他们,被无情地杀害。
陆老一边跺脚,一边愤怒地嘶吼着。
陆家大少爷陆伯年却是躲在自己父亲身后,一边碎碎念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他就只是不断地重复着这句话,好像这句话真的能够制止罪恶一样。
但这句话没有一点儿作用,杀人的人还在肆意妄为,这两父子也只能看着这些人毫无顾忌的作恶。
一个老人能干什么?一个窝囊的书生能干什么?
他们只能看着,看着这一切。
在这个时候,好像一切的道德和是非都成了摆设。
世间如同这天空一样,漆黑一片。
让人看不清,让人绝望。
终于陆家大少爷不再窝囊,不再退缩,他鼓起勇气,来到了杨煦的身前,然后仿佛用尽全身力气对着杨煦嘶吼道:“你这样做是不对的,是要遭天谴的。”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停下了,他们手中的屠刀落在了地上。
因为他们笑了,笑得肚子都痛了。
他们都没有想到一个二十多岁的成年人居然会如此幼稚。
他居然会相信道德上的谴责真的可以阻止罪恶。
的确,圣贤书上是这么说的。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现在这句话显得如此的苍白和无力。
谁也没有办法反驳这句话,它是对的。
但得分时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