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启将四百两银子装进布袋,系于马鞍,然后朝司景县驶去。
这个节骨眼他不敢去钱庄存大额银两,很容易被盯上的。
临行前他换了身光鲜的衣服,脚踩兽皮宝靴,黑发挽起,加之年轻俊俏,颇有游历四方富家公子哥的模样。
两日后,临近司景县。
时不时能看到在生死边缘挣扎的流民朝司景县城迈进,对他们来说能早一日到达,或许就能活下去。
南蛮国时不时会入侵大苍国边境,司景县与南蛮国接触地带,已经很少有村落了。
要不是平民对土地有很强的的依附力,恐怕早就没人待在此地了。
这虽然是武者当道的世界,但最大的人口群体依然是农民。
武者,包括为官者,与农民数量比起来简直微不足道。
要知道这个世界生产力依然很低下,没有大量农民的耕作,根本养活不了庞大的人口。
而之所以比中国古代富裕,仅仅是指这个世界水草丰茂,适合耕种,粮食产量大罢了。
在地球,后世人们一直推崇和称颂史上最富裕的大宋王朝,究其宋史,依然有无数“岁饥,人相食”的记录。
所以,这个世界依然是以农为本。
农者,百业之本也,农兴,则百业兴,农衰,则兴乱之世,不久矣。
过亿农民世代躬耕,离开了土地,就断绝了口粮,会被活活饿死。
所以农民是离不开土地的,尽管屡受南蛮国入侵,边界农民依然不愿舍弃土地。
在被烧杀抢掠,被乱军祸害之后,幸存的农民失去了田产,丢掉了茅舍,只能背井离乡,前往县城糊口。
当然这一路上并不太平,流民之间时常为了一只田鼠大打出手,流血事件也不鲜见。
官府必须及时赈灾,为流民放粮,否则很容易激起民变,流民瞬间变成乱民。
或许为数不多的乱民搞不出什么幺蛾子,甚至官府下令诛杀一批反而会减轻许多负担,但这却直接影响官府的声誉,总会有有心人向上头反应的。
所以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边安抚流民,一边将不听话的直接拖进山林砍了了事。
秦启一路上就见到了很多乱象,越靠近司景县,路边饿殍越多,秦启眉头也皱得越紧。
巡按御史巡察司景县,向皇帝举荐新知县,不外乎三个标准。
第一、必须过了武举考核;
第二、是司景县本地人,或在本地为官已久,且声誉不差;
第三、能胜任知县要职,能担起知县重任。
眼下最能体现预备GAN部能力的,莫过于安置流民的政策。
秦启要扶持一名知县,必须也要从这三点出发,那么,该选谁呢?
原知县目前还未卸任,要等皇上旨意,这段日子他为了自己后路忙的焦头烂额,一面要尽力追回饷银,缉拿凶手,另一面必须安抚流民,做好安置事宜。
如果表现的好,说不定只是免去官职,而非下诏入狱,这已经是万幸了。
平民就平民,凭自己在司景县的人脉以及身手,混个帮派也能逍遥自在,总比四面高墙好一千倍。
所以眼下最关键的就是补救,不惜一切代价进行补救。
县丞与主簿也极力配合,因为他们是文职,无论如何也做不了主官,所以尽量表现,别因此事误了自己前程就行。
……
……
司景县城外十里处,巡检司设点盘查。
为首一人名叫罗刚,也是几人中学历最高的。
秦启看到罗刚,眼中露出笑意,就像狐狸看到肥硕的鸡仔一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