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整整半天,已经日头当空照,付志林依旧没有一点业绩。饥肠辘辘的他只好找了一家小饭店,随便吃了点米粉,就继续往工厂走。他有点心冷,真不知道今天会不会白走一天。他想到昨天和今天的巨大反差,想到李总昨天对自己的夸赞,付志林的心里就感到一阵难受。
走了一段路,出现在付志林面前的是“利嘉”手袋厂。透过铁艺大门看进去,里面只有两座大楼,一看就不是规模很大的手袋厂。想到今天还没签到一单,付志林决定不管大小工厂,都要争取下。
厂不大,也有两个门卫。一个年纪大点的门卫得了付志林的香烟,微笑着很友好,说到进厂的事,他指了指另一边的门卫说“问他吧。”
这个门卫年纪较轻,却完全是另外一副态度,他对付志林递过去的香烟,看也没看就丢在了桌上。那模样,顿时让付志林想起了同年爷付开昌讲过的一件事。
付开昌和付志林的父亲付光明同龄,从小到大关系都很好,两人就认了同年。遵照当地的习俗,付志林管付开昌叫“同年爷”。这个付开昌平时以杀牛卖肉为业,几乎每个圩天,卖完牛肉后,就会带着剩余的下脚料到付光明家炒上一盘。付光明就温一壶米酒,俩人一边谈天说地,一边慢慢酌酒,经常坐到夜深人静,直到双方醉醺醺才分别。
付开昌口才好,加上经常走南闯北买牛,因此笑话多、故事多,经常一讲就滔滔不绝,而且极少重复故事。付志林从小就经常一边吃饭,一边听郑开昌讲故事说笑话,常常听得禁不住“咯咯咯”地笑出来。
长大后的付志林口才也很好,连他自己也相信是受到同年爷付开昌的影响。
有一次,付开昌说了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那年我到城里的经贸局找人,被看门的拦住不让进。我根据经验,马上递上香烟。那家伙看了看我的烟,好像没看到,故意和旁人搭讪。我又扔了一包烟放在他的桌上。我观察到这个门卫眼里闪出了一阵光,不过,他还是不放我进去。
“今天遇到‘石货’了。我当时这么想。”付开昌看着付光明父子俩说。
“出门求人,真不是这么容易。”付光明叹了口气说。
“你猜猜看,我后来用什么办法让门卫放我进去的?”付开昌说到这里,故意停下来问正在聆听的付志林。
这时的付志林还年少,他茫然地摇摇头:“不知道。”
“小孩子,猜不到。”付开昌得意地说:“我当时就从口袋里掏出五块钱,趁没有外人,把钱塞到了门卫的桌子抽屉里,当然这个时候门卫都看得清清楚楚。”
“这样门卫就让你进去了?”付志林睁大了眼睛问。
“有钱能使鬼推磨啊,你读过这个故事吗?”付开昌哈哈哈地笑起来。
想到这里,付志林马上掏出十元,趁那个年纪较大的门卫不注意,塞给了较为年轻的门卫。这个门卫像四川变脸,马上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先是煞有介事地登记了一番,然后说:“你跟我来。”径直把付志林带到了采购部。
采购部一个自称姓黄的年青女孩接待了付志林。她苗条的身材,洁白的皮肤,配上白色的雪纺衫,绝对是一个让人过目不忘的美女,而且这个女孩一见面就很热情。她先是请付志林坐下喝茶,接着看了付志林带来的产品。她很温柔地说:“你们公司的产品质量的确不错。我们厂里的各种手袋,现在都用得着。”
付志林大喜,连忙说:“黄总,希望我们能够合作,届时,您的好处,我们不会少的。”付志林说这话的时候,看了看四周,整个采购部没有其他人。
“不过,”女孩嫣然一笑:“我们这个厂,不是什么大厂,采购这件事情,最终要我们老板自己定。我们只是负责向他汇报。”
付志林听了,顿时一阵失望,但他还是问:“那,方便带我去见您老板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