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荃很开心做一个听众,毕竟古人从小沉浸在诗词中,老农民都会做几首打油诗,其水准不差起老干部体,来到今世,林荃就发现汉语的美,人们在说明一件事的时候,很容易就找到韵脚,哄小孩子的儿歌,孩童们唱起的歌谣,调调也是简单的,人们只要往里面填好韵脚就行,不需要考虑太多的平仄问题。
记得前世视频里常出现的少数民族的对歌赛歌,这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或许四时昼夜寒暑与人间的旋律才是这个世界上,可以确定的东西。
所以不能低看古人,林荃也隐约地感到韵律才是古人解释世界的方法,要不那么多的韵文诗文,如何解释。
一边听,一边吃,还不喝酒,菜不多,也不好意思敞开吃,五分饱正好。
正想着找个借口离开。姜媛漫不经心地对林茂说,“林荃的字写得真好,不应该是你教的,他的字比你的还要工整。”
林茂听到也很惊讶,“姜姐见过荃弟的字?我倒是有两年没见荃弟写字了,比我的好那就更好了,可以和同岳考校一下。”
见大家都看着自己,林荃不好意思了,连忙谦虚一下,“谢谢姜姐夸奖,我的字不成形呀,无非就是跟小叔抄书抄多了,笔画构型都无功夫,唯一值得自夸的就是写的齐,不见意蕴,都是小道,你们先吃,我去抄抄书,努力一下,今天就写完了,四百文太好赚了!”诡异地一笑,慢慢离开饭桌。
三妹其实眼尖,待林荃走后,对林茂说,“你这弟弟礼数懂得不多,见了嫂子也不招呼一声。”
林茂叹了一声,“荃弟脾气很像父亲,不说重话,且话少,不喜欢麻烦人,也不让人觉得冷淡,心肠很热也很软。”到底谁应该先打招呼,林茂也说不清。
姜媛笑着对三妹说,“这兄弟二人,子美文人气浓重,翩翩一书生,让三妹占去了;另一个看似乡野粗鲁少年,却有一手好字,林家文风也是厚重。”
三妹也不含蓄,“那是我有福气,婆婆说了,让我看着林家走路。媛姐姐,你若看上了茂哥这弟弟,我倒是可以保媒。”也是无忌讳,林茂赶紧给她止住话头,“三妹不要乱讲,此事不可随意说。”
三妹赶紧吐了吐舌头,知道林茂不会责怪自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