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林荃回黄城,见到孙大仁,林荃在海岛的作为自然有人告知孙大仁。
尽管名义上作为军人,就要遵守军人的价值体系,用军人的标准来衡量,林荃无疑极为出色。这也是孙大仁亲自宴请林荃的原因。
孙大仁特地拿出了珍藏多年的老酿,用坛子在山洞里藏了多年,味道极为醇厚。林荃轻轻抿了一口,晓得这酒不能多喝,也不能快喝,及其容易醉人,老少二人就一点点慢慢喝,也无甚好的下酒菜,豆腐、咸菜炖鱼。
孙大仁感慨道,没想到林荃能把岛拿下,十分佩服。自己这几年来,表面上横冲直撞,一副粗人模样,实际上是见佛就拜,见魔就躲,哪有年少时的冲劲。这海路上,他知道是水军的人,但是,登州水军和金州水军他都不想惹,登州水军名义上归他与布政司一起领导,话说水师里的一条舢板他都调动不了,更别讲指挥打仗了。不过随着年纪的增大,他也没有那么多抱负了,只求安稳地度过一生。
林荃要插言,谁知孙大仁示意他不要说话。
岛上的事孙大仁不愿意再操心了,如此坚决。他年轻的时候,有个大胆的计划,就是用海岛做跳板,与高丽和倭国互通买卖,一匹好绢在青州半两银子,在倭国就可以卖到四两,除去其它费用,也有五倍利。五倍利呀,孙大仁翻了翻手掌,那眼神,冲动的不行。
所以他资助了忘羡台,可是二十年来,也就建了个忘羡台,他与高丽倭国的买卖,也就限于粮食铁器,一匹布也没过去。
对于海岛的未来,孙大仁劝林荃来打理,自从他第一次见林荃起,就有了这个想法,不是找人在海岛上做自己的代理人,而是有一个能打能冲的人,护住海岛,护住商路,大家一起发财。
林荃表示凡事可以商量,以自己的地位和能力控不住这条商路。不是不愿意接手,他可不能在海岛常住,老少二人一边喝酒一边讨论,如何控制这条水路。林荃梳理着,这条水路必须有官方的身份,最好是设立巡检司,岸上的人肯定不乐意来,所以只能从忘羡台这里找,华吉就是最正当的人选。另外在,南北长山岛和徐家岛设港建仓,转运货物,这样孙家就有了稳固的商路。孙大仁表示同意,只要商路不断,其实水路谁做主,他并不在意,况且不管明里关系如何,华吉总是他的心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