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既然已经无学可上,就不可能继续在医院里混吃混喝。如果他这样下去,就和混吃等死没什么区别。为了生存和今后的大学生活,他要出去挣钱。而且他对自己的身体有一定的了解,没有任何问题,四个人连忽悠带吓唬的话,张扬左耳听右耳冒。
颅脑外科主任秦宝丰教授心中一急,将他们的真实意图说了出来,并表示将负责张扬在医院期间的全部医疗费用和伙食费,张杨一听差点儿把脏话骂出来,敢情你们是要拿我当小白鼠来实验呀!好在他及时的忍住了,没有把双方的关系弄僵。
张杨冷静思考了一会,想出一个坑他们的主意,他向四人建议,可以和他们的课题小组签订一个协议,他每周来医院一次,接受他们的问诊和各项检查,积极配合他们的研究工作。
但是医院需要每次支付他1000元人民币的生活费,也就是每月四千元。如果他有个头痛脑热、大病小灾的,医院要负责治疗,当然治疗费用要医院掏腰包了。还有,如果他需要住院治疗,病房一定要是单间病房。
这确实够坑医院的了,然而,张杨的底气十足,他们不同意那就算了,这是两相情愿的事,应该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才是。而且是医院需要他,张杨不怕医院不答应,结果如张杨所愿,教授们答应了。
在签署协议时,张扬留了个心眼,在协议中加上了免责条款,如果他因意外没能来医院,只是扣除他当日的生活费,而没有其他的惩罚,这个规定给他留下了后路,他不会被这个协议所限制。
因而,张杨很轻松地在辍学的第二天就找到了一个可以维持他正常生活,又略有盈余的稳定工作。虽然协议的期限是半年,短了点,但张杨已经很满足了。
张杨暗自得意,夸奖自己聪明,可是他不知道,在这些专家教授的眼中,他就是一只特大号的小白鼠,他们的实验研究对象,那每月四千元的经费,对他们来说就是毛毛雨,随便在一个患者身上就能收刮来。
然而,张杨不仅仅只是医科大学教授们的研究对象,还是一个十五岁小萝莉的研究对象。
……
吉里劳累的灵魂因子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后,吸足了养分恢复了过来。实在闲得无聊的吉里,又开始研究张杨的脑细胞是通过什么方式,对她的灵魂因子进行滋养的,又是什么物质让她疲劳的灵魂因子得以恢复的?如何能让她的灵魂因子脱离张杨脑细胞的束缚,成为自.由存在的、她可以随意使用的灵魂因子?
上次吉里在研究张杨脑细胞的时候,阻断了张杨大脑中枢神经电信号向脊髓中枢神经、周围神经和迷走神经的传送,吉里是有过肉身的人,她可以想象出张杨的肉体在外界的表现形式,一定是呈植物人状态。
所以这一次,她小心谨慎了起来,尽量避免给张杨的大脑细胞增加额外的生物电信号,基本上保证张杨的神经冲动、也就是脑电信号的传输正常进行。这样,张杨就可以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而又不耽误吉里对她所关心的问题进行研究。
由于吉里的灵魂因子大部分受到限制,大部分计算单元和她携带的能量也被抑制了,所以吉里的计算能力大打折扣,这种漫无目的的研究,连续进行了几昼夜,始终没有进展。但吉里小姑娘没有放弃,仍然孜孜不倦地研究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