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大明王朝谢幕前的最后一个冬天异常寒冷。但真正让京城里所有人寒彻骨子里的,不是小冰河时期的严寒天气,而是无孔不入的大疙瘩疫,当时也称做黑死病,就是鼠疫,极少有人幸免,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在三天内死去,通常连发热症状都没有。
三月,明廷日薄西山、摇摇欲坠,在鼠疫死亡气息中残喘、企盼拯救的北京百姓,人心早就涣散,根本不堪一击,李自成的军队进入北京城,才发现黑死病已经在京城吞噬掉了数万条生命,无形的病毒折磨,让京城里充满了恶鬼一般的恐怖。
而刘宗敏对官员和富户的严刑拷打,使得北京城瞬眼间变成了一个大刑场。刘宗敏不仅要钱,更要女人。在刘宗敏的眼里,大明朝的每一个官都是贪官,每一个女人都是美人。到了四月,京城中恐怖气氛没有减弱,反而日渐浓重,不管是富人也好,穷人也罢,人心惶惶不可终日,京城变成了不折不扣的人间地狱,一座极端惊悚的死城。
李自成和刘宗敏都不知道,鼠疫威胁最大的传染源,是京城里那些死尸。因为穷人家葬不起,富人家也因战乱,被拷打致死,没有下葬。有一些人家全家死绝了,房子被农民军占了,尸体被抛在街道中。如果放火烧毁尸身,或许还可以控制疫情,但在1644年的大明朝,死者为大,入土为安,是当时社会上最根本的伦常道德,焚尸灭迹被认为是人间最大的罪恶,所以一般农民军虽杀人不眨眼,也不会轻易放火去烧掉尸体。
李过率领的大顺御林军,进入皇宫之后,就从厕所和内库等地清理出数百只死老鼠,其中有些已肿胀腐烂,有些直挺挺地伸着四肢,须毛直竖。农民军进城后,忙着抢钱抢粮抢女人,也根本没人知道采取什么措施防止鼠疫的扩散。唯一有利于缓解疫情的,是三月十九日后,骤雪初晴,京城的气温逐渐回升。
农民军军营里,很快就爆发了鼠疫。李自成进了皇宫后,就日理万机,白天忙着接见丞相牛金星安排好的遗老遗少的大肆吹捧,晚上忙着日宫里窦美仪等美人,再没到过军营,此刻还不知道鼠疫已在军中流行。不到一个月,一半农民军已染病。
李自成以为天下唾手可得,所以根本没有出征吴三桂的打算,天天和宰相牛金星排练四月十七日的登基大典。
而军师宋献策,则跑到大牢里去劝嘉定伯周奎献出“太子”。
周奎头戴沉重的枷锁,穿一身白色囚服,奄奄一息,爬到宋献策的脚边,道:“大人,太子确实没藏在我家里。”
宋献策让牢卒将周奎的枷锁打开,指着监牢里墙上那个拳头大的小洞说:“周大人是聪明人,我是很想放你出去的,你从那个洞里爬出去吧。爬出去你就自由了!”
周奎一看那个洞,面面相觑,道:“洞才拳头那么小,怎么爬得出去?”
宋献策道:“是呀,北京城我们大顺军围得跟铁桶似的,比那堵墙可密实得多了,太子怎么可能跑得出去呢?所以,你去把太子带来吧。”
周奎说:“我确实不知道太子在哪。”
宋献策哈哈大笑,道:“周大人是聪明人。太子今年多大了?十五岁吧?平日深居宫中,几人见过?你好好想想吧,太子是你的外甥,和你的孙子中有没有搞混了?想明白了再叫我吧。”
周奎这下子明白了,宋献策是想让自己把孙子献出去,冒名顶替太子。周奎在这黑暗潮湿,还有死老鼠的牢房里,一天也呆不下去了,连连称他知道太子去哪了。宋献策笑了笑,说:“这样岂不是大家都好?我去跟皇上说,让你给你赏银万两,作为你献出太子这奇功的奖赏。”
周奎说:“不敢,皇上不追究我的藏匿之罪就好。”
宋献策笑了笑,便去武英殿见皇上李自成。刚好,吴襄收到吴三桂的回信,去报告李自成。李自成看了吴三桂的回信,交给宋献策过目,道:“吴三桂让朕先厚葬崇祯和周皇后再谈判,这等念故主之人,还算有情有义,不像魏藻德等无耻之徒,我们进城了就来投奔。吴三桂要更高级的大顺将领去和他谈判,军师觉得谁比较合适?”
宋献策说:“臣认为白广恩最为合适,请皇上斟酌。白广恩是洪承畴援锦八总兵之一,且与吴三桂同时封伯,与吴三桂是患难之交,作为劝降钦使,定必胜任。”
李自成点头同意,又转向牛金星问道:“丞相意下如何?”
牛金星答道:“白广恩毕竟是一介武大,言语未免失之过直。臣以为再差张若麒同行,文武搭档,有张有弛,遇事多有进退,较为适宜。”
宋献策说:“丞相所言极是。不过我们也得做好出征的准备。权将军刘宗敏不愿出征,制将军李过又负责守卫皇宫,皇上可派人宣果毅将军罗虎上殿,让他领兵压后,一旦吴三桂出尔反尔,便让大军辗压关宁军。”
李自成便派人宣召罗虎上殿,然后问牛金星:“丞相,朕看你这些天一直在研究礼数,我们到底如何安葬崇祯和周皇后才算厚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