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携吴襄、三位明朝“皇子”,和刘宗敏、李过等农民军大将领兵十万出征,等他赶到昌平时,就只剩下八万人了,白光恩率领二万兵折回占领了北京城,断了李自成的后路。李自成还存有侥幸心理,让吴襄又写了一封劝降信,前头派特使陈乙和大将刘二虎去吴三桂大营里送信,顺便探听一下关宁军的虚实。
没过多久,刘二虎和陈乙就回见李自成,陈乙的一只左耳朵,被吴三桂割掉,鲜血淋漓,很是狼狈。特使陈乙代表的是大顺皇帝李自成,吴三桂割掉他的耳朵,明显是拒绝投降了,李自成大怒道:“吴三桂欺朕太甚,朕一定要将他碎尸万段。来人,先将吴襄推出去斩首!”
宋献策赶忙阻止了李自成,道:“皇上且慢。先问问刘将军吴三桂军中情况,我们再从长计议。”
李自成点点头,压制住内心怒火,问跪在地上的刘二虎:“吴三桂的关宁军士气如何?”
刘二虎回答说:“禀告皇上,臣打听到,当我大顺军围攻北京时,吴三桂的前锋骑兵已经到了蓟州,以逸待劳。现在听说唐通的大军横扫山西,保定也被复明的大同总兵姜瓖拿下。崇祯死后,吴三桂招募乡勇,为君父报仇,大概又招募了三万人,现在吴军不下十万,土气很盛,日夜准备,决计同我一战。”
局势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差,宋献策大吃一惊,问道:“吴三桂的人马原来由朝廷供应粮饷。如今明朝已亡,粮饷断绝。他们这么多人粮草如何解决?”
刘二虎说:“臣打听到,吴三桂从宁远运来的军粮,足可以支持半年。自从锦州被破,大明为要守住宁远,已经尽一切力量为宁远运送了一年的军粮。那些军粮由登莱下海,用海船运至觉华岛。”
宋献策一听,他原本还指望吴三桂的大军粮草不支,跟吴军打持久战,看来得另外想办法。李自成便命令刘宗敏、李过率两万老营士兵跟着自己,然后带上吴襄,亲自去阵前叫战吴三桂。
吴三桂、袁文弼也率领两万关宁军,和李自成的大军相隔三里对峙。大明军和农民军这一对峙,双方列阵,实力立马相形见绌。
长风所向,关宁军旌旗猎猎作响,气势如虹。关宁军是明代的正规军,分成四营,每一营五千人,用霹雳炮三千六百杆;弗朗机、大连珠炮二百杆,
盏口将军(野战重型炮)一百六十门,另外有一千人为骑兵。而李自成的老营士兵,多装备弓箭刀枪。
加上关宁军多为辽将守辽土,早改变了明朝“将不专兵,兵不私将”的弊端制度,各大将领多率家丁军队,他们跟吴三桂这样武举出身的统帅,长期在关外跟满清辫子军作战,战斗力强,士气高昂。而李自成的老营大多没受过专门的军事训练,又在北京城里放纵了一个月,看着吴三桂整齐的军容,李自成头冒冷汗。
宋献策建议李自成,先让假太子骑马上前,朝关宁军喊话,让吴三桂投降,扰乱了关宁军的军心。
袁文弼便让真太子朱慈烺出阵,招降李自成,两位太子当面对质,虽然两人穿的衣服是一样的,但是朱慈烺的气质明显淡定许多,谈吐也比假太子要有度,而且他一眼就认出了假太子就是周奎的小孙子,也就是他的表弟。
李自成见假太子的戏演不下去了赶紧命刘宗敏将吴襄带到阵前,让他朝吴三桂喊话。
吴襄骑着一匹鬃毛全黄的战马,一脸无奈上前,吞吞吐吐说出宋献策给他写好的台词:“为父的性命,危在旦夕,吾儿快救我性命。”
吴三桂铁盔银甲,坐下一匹高大的白马,见了父亲沦落到此般光景,双腿熟练一夹马肚子,含泪上前对吴襄说:“儿子让父亲受苦,罪该万死。但自古忠孝不两全,恕三桂难从命。前日我已回书与父决绝,如若父亲还念着和三桂的夫子之情,就应当自裁,好让孩儿有为父报仇的志气!”
吴襄便将吴三桂的原话带回,李自成大怒,立即命令侍卫上前,将吴襄捆绑起来,高高举起一把大刀,只要李自成一声令下,便手起刀落,吴襄就人头落地了。
这时,袁文弼骑马出阵,派人到李自成阵前叫喊:“请宋军师出来说话。”
宋献策看了李自成一眼,李自成点点头,同意他出阵。
宋献策便骑马上前跟袁文弼谈判。袁文弼看了一眼前的宋献策,他身材矮小,有点像侏儒,鼠头獐目,其貌不扬,皮肤跟松树皮一样,惟有一双眼睛闪着狡黠的光。
袁文弼说:“早闻宋军师是闯王大军里的第一聪明人,我就直说了,我们吴将军想跟闯王交换人质。”
宋献策问道:“交换什么?”
袁文弼说:“用窦贵妃换吴老将军。”
宋献策嘿嘿一笑,道:“宋某虽不才,但凡交换,得先拥有吧?”
袁文弼说:“哦,看来宋军师还不知道,如今京城和皇宫,已经在我们手里了。对了,我还特意吩咐白广恩将军,让他留着牛金星。当然,如果你开口,我也随时可让白广恩杀了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