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格、图尔格、遏必隆带着杨坤和郭云龙,直奔满清摄政王济尔哈朗的镶蓝旗大营,商谈入关击杀农民军。
济尔哈朗是满清和硕庄亲王舒尔哈齐的第六子,舒尔哈齐明目张胆地扩张自己的势力,逐渐威胁到天命汗的地位,被幽禁致死。他的二哥阿敏,也因在朝鲜谋求自立,被皇太极幽禁病死,仅留庄六所、园二所、奴仆二十,其余财产被皇太极全给了济尔哈朗。有了父兄幽禁致死的教训,济尔哈朗对满清最高权力感到恐惧,表现得十分软弱,皇太极死后,他一直极力避免和多尔衮争权。
但多尔衮和豪格争皇位时,表面上颇为恭顺的济尔哈朗,因为感念皇太极的恩典,是站到豪格一边的。多尔衮一直对济尔哈朗心怀警惕和不满,一直在打击他和豪格。历史上,豪格和济尔哈朗都也都被多尔衮议死罪。所以豪格找到济尔哈朗,希望济尔哈朗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扩充自己的实力,树立自己的威望,济尔哈朗的内心还是十分矛盾,觉得这么大的事还得找多尔衮商议定夺。
豪格摇头,苦劝济尔哈朗:“多尔衮曾亲口在殿前说出征事宜,都由你说了算。你的两蓝旗加上我的两黄旗,击败李自成的军队若以石击卵。这机会千载难逢,如果被多尔衮和多铎两兄弟抢了功,你的镶蓝旗就要失去二十牛录,日后我们就难翻身了。”
济尔哈朗的勋臣额亦都、费英东、扬古利等诸子侄也纷纷劝济尔哈朗不要再忍让多尔衮了,说多尔衮这次入关,本来也是为了打击农民军。
这时,杨坤已将借兵信交给了济尔哈朗,说:“我们家吴伯也说,现在也只知有右真王,不知有九王,大明和大清之和,在此一举。只要右真王答应出兵,我们伯爷马上打开居庸关,让你们入关。”
济尔哈朗虽然也知这机会难得,但还是难以下定决心,最后,他还是让杨坤、郭云龙先去回复吴三桂,借兵之事,他要跟摄政王多尔衮商议后再决定。
于是,济尔哈朗、豪格等人去找多尔衮,召诸王贝子和满汉大臣开大会,讨论吴三桂的求援信。多尔衮听说吴三桂写信给济尔哈朗,而没有找他,一开始果然大怒:“出兵之事,右真王你自可定夺,何必来问本王!”
济尔哈朗面色发白,谦让道:“此事重大,还请摄政王与诸王商议为佳。”
多尔衮当然不想济尔哈朗和豪格抢了这头功,他想了想,道:“我军与农民军厮杀,吴三桂则会坐收渔翁之利。除非吴三桂剃发投降我大清,否则我等不可轻举妄动。”
豪格对多尔衮说:“现在李自成和吴三桂纷争,正是我们出击的好机会,一旦吴三桂和李自成联手,我们再入关就被动了。你不让我们出兵,恐怕是怕我们入关立了头功。”
这时,范文程站出来,对豪格说:“肃亲王,李自成与吴三桂有君父之仇,绝对不会联合在一起。而且,此时和吴三桂议和…”
“呸,范文程,你给本王闭上乌鸦嘴,你算什么东西!与大明议和,乃是先父遗愿,还轮不到你一个汉奴插嘴!再敢多言,本王将你的舌头割掉。”豪格瞪了范文程一眼,怒骂他道。
范文程被豪格骂为汉奴,脸色发青,哑口无言。多尔衮对范文程一向很尊重,见豪格辱骂范文程,呵斥豪格道:“豪格,你放肆!再敢对范尚书无礼,休怪本王对你不客气。”
豪格哈哈大笑,道:“本王只不过骂他几句,可多铎连他的老婆都敢抢!”
多尔衮不愿再提这事,用玉扳子按摩了一下自己光亮的前额,然后问其他诸王贝勒对吴三桂求援的意见。
当时皇太极刚去世,满清入主中原那么大的野心,只有多尔衮有,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能占领全国,能够在东北立国,得到大明朝的承认,就已经很满足了。
济尔哈朗表示愿率两蓝旗和豪格的两黄旗一起入关追杀农民军,阿济格、额亦都、费英东、扬古利、图尔格、遏必隆、鳌拜等将领,也觉得可以借机入关。多铎心里其实也赞成和吴三桂合作,先击溃农民军,再对付吴三桂。但看到多尔衮没发话,便没吭声。
多尔衮问范文程,道:“吴三桂的军队和李自成的军队,有没有可能打起来?”
范文程道:“两军现在正在对峙,但好像在谈判,并没有展开决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