窍哥是个穷光蛋。
窍哥是南宁宾阳县管辖下的瑶寨瑶民,不知道父甚母谁,在窍哥还是婴儿的时候就被遗弃,幸得瑶寨里的三叔公遇到将其捡了回来抚养,这才有了窍哥这个人。虽然出身并不好,但窍哥并没有计较这些,加上其脑子灵活有点小聪明,虽然日子过得清贫,但还算有滋有味。
窍哥先前靠卖柴为生,后来三叔公出面相求,窍哥就到瑶寨里最大的地主万老爷家做起了长工。不过万老爷这人有点狡猾,常常找各种借口压榨长工们的工钱。而窍哥却常用自己的聪明来化解掉万老爷的招式,使得其不时的吃点小亏。所以窍哥并不得万老爷喜欢,只是碍于三叔公的面子万老爷也不好解雇他。
窍哥就这样在万老爷家当长工,时不时和万老爷交手几招,碰撞出一些智慧的火花,日子倒也算是过得去。不过今年元宵后不久三叔公就过世了,随即窍哥就被万老爷赶了出来,只好又干起了卖柴的行当。
不过现在的窍哥不再是那个卖柴郎了,而是一名肉鸡饲养员。
在襄阳的第一生物研究所成立后,就将带来的例如鸡、牛、马等动物胚胎进行了解冻,在培养出了第一代后,考虑到将来南方政府肯定要大力发展养殖业,届时所需要的各种家禽家畜的雏苗数量绝对小不了,所以第一生物研究所就联合各省会城市的农业局(南方政府的行政单位序列里并没有畜牧局,像养殖、种植之类的都划归农业部门管辖),在各地建起了不少的苗源养殖场用于苗源生产。
养殖场建起来后当然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让生化人来做,像打扫卫生、投喂饲料等单纯体力活的工作也让一身本领的生化人来做完全是浪费,所以养殖场都在当地招募一批人来干这些体力活,如窍哥就是这样被聘到了这个开设在宾阳的鸡苗孵化养殖场,主要就是负责投喂饲料。
这座位于宾阳的鸡苗孵化场面积不算很大,只有二十来亩。第一生物研究所在这里投放了2万羽母鸡苗,这2万羽母鸡苗在长大后将会选出最好的留下来作为种鸡,至于那些不合适的就只好成为盘中餐了。
这座孵化场建起后雇佣了包括窍哥在内的的第一批5名员工。窍哥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巨大的养鸡场,刚到这里得知要喂养2万只鸡的时候窍哥对此难以置信,像万老爷这样的大地主家里也只不过是养着百来只鸡,现在却说要养2万只,想要让人不吃惊都难!不过孵化场的人可不会理会窍哥的惊讶,简单的培训过后窍哥他们就被打发去喂鸡、铲粪了。
窍哥在孵化场工作了两个月,亲眼看着一个个原本只有半个拳头大小的雏鸡在两个月内长大到4、5斤重,这种如同被施了法术般的生长速度再次让窍哥等人大惊不已。
随即东家们挑出了千来只中等偏上个头的鸡单独饲养。此后的第二天,有人拉来鸡笼把挑剩下的鸡抓走了一批。随后的半个月,每隔三五天就有人来拉一批鸡走,仅仅半个月,除了那些挑选出来的鸡外,其他一万八千多只鸡都全被拉走了。从来抓鸡的人口中窍哥得知,这些鸡是提供给宾阳、南宁等地的建筑工地,是给建筑工人们加餐用的。
早在发现这里的鸡长得特别快后,窍哥的心思就动了起来,觉得这鸡能长得这么快必定是用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方法,心中想着要不要可以偷学过来。尤其是在见识到不到半个月就卖完了一万多只鸡后,偷师的念头在窍哥的心里更是疯狂的生长着。
不适合做种鸡的一万八千多羽肉鸡被销售完后,孵化场安排人员对养殖场地进行了严格的清洁、消毒,一个月后再次投放2万羽鸡苗下来,新一轮的饲养开始了。
打定了要偷师的窍哥全程参与了所有的准备工作,就算是没要求到自己也主动去做,认认真真的观察,牢牢的记住每一个要点。对于自己没弄明白的或是还没学会的,窍哥常常不着痕迹在东家们面前提一提,然后东家们就好像完全不在意一样的给窍哥解说。
至于东家组织的读书识字,窍哥用的心思比偷师还多。窍哥知道东家们都有记录的习惯,喜欢将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写在小本上。可就是因为不识字,就算能拿到那个小本窍哥也看不懂,所以窍哥对读书识字特别的上心,为的就希望日后有一天能看得懂那个小本。
就这样,窍哥一点点的偷学着东家们的本事,懂得的越来越多,可不懂的也越来越多,这也让窍哥偷学时更卖力了。
窍哥一直以为东家们都没察觉到自己在偷学本事,直到那天窍哥被叫到孵化场长办公室。
“窍哥来了,坐。”孵化场长姓章,是位已经五十多了的小老头,“窍哥啊,你来孵化场也有三个月了吧,怎么样,过得还好么?”
“谢场长关心!在这里,不仅东家们都很客气,还能吃好喝好,活也不累,比我以前的要好读了。”
“那就好!”章场长听了点点头,继续说道:“窍哥,听说你最近学习的劲头很足啊,怎么样,小叶他们的本事你都学到了多少?”
章场长这话让窍哥暗暗吃惊,还以为东家们并未察觉,却不曾想人家是早就已经知道了。不过吃惊归吃惊,嘴上却是不能说出来,而且自己偷师的事情也得藏起来才行,所以窍哥一边心中计较着一边回答说:“没有的事情,场长!我只是觉得拿着场里的工钱,要是不勤快点干活心里过意不去,所以我才……如果这让场长误会那我改好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