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入川,老不出蜀。
自古以来皆是如此,四川物质丰厚,更有川妹儿柔情似水,让那少年子弟丧失斗志,大抵还是天府之国这个名头带来的。
巴蜀里,剑阁内。
街上行人冷冷清清,一家豆腐店上悬挂着“范大娘豆腐”这个招牌,只可惜无人光顾,那看店的少年还在其中逗着猫。
不知几时,天空细雨微蒙,乌云压过,更叫人喘不过气来。
清明的压抑,却更是如此。
一裹头巾、着一身灰布衣裳的妇人走进店里,看着逗弄着猫、读话本小说的少年气不打一处来。
“你呀你,让你读书你不读!让你卖豆腐你不卖,怎么一天到晚老是看着话本小说?练那没用的破功!”
妇人扯着少年的耳朵吼道,眼中满带着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情感。
“娘,放手,痛啊!”姜涅有些不自在的说着:“我都这么大了,您能不能别这样揪我耳朵了?”
范大娘一听更生气了,直接将姜涅的耳朵又旋了一周,怒骂道:“你就算活一百岁了也还是我儿,王八犊子,还想翻天不成?”
姜涅讪讪地笑着,不说话,眉眼间挂着尴尬的神色。
“哟,怎么的?范大娘又在教训儿子啊?”一身着儒衫的男子走进店中,笑骂道:“姜涅你这小子总惹你娘生气,要尽孝道啊,免得以后追悔莫及。”
“你这个酸秀才,少在我们家事里指手画脚的,你是不是在咒老娘短命!”范大娘松开了捏着少年耳朵的手,骂骂咧咧的吼道:“又来买豆腐,要几斤?”
“这个不清明了嘛,来半斤豆腐,我拿去祭祭祖。”
那儒衫男子小声说道,还拿自己的手在那白洁如玉的豆腐上戳戳点点,似乎在确定豆腐的新鲜度。
“你就给你家祖宗半斤豆腐?你还真是个大孝子啊!”范大娘直接拿起刀,在豆腐上划了起来,干净利落几下,便切出了一块大概有两斤重的豆腐:“两斤,十文钱。”
“这个……我一介书生……吃不了那么多……吃得了吃得了,给。”那酸书生快速地答道,生怕范大娘拿起手中的刀揍他,毕竟范大娘这泼辣的性格可使出了名的。
那孙书生自己手脚麻利的拿纸包好了豆腐,用麻绳提起便走,一边走还一边嘀咕着:“都说巴蜀女子性格温婉,倒是年轻的时候信了个邪,来了这剑门关……”
一旁的姜涅对此见怪不怪,然后又低下了头摸起猫,继续看那本话本小说。
范大娘的性格年轻的时候还是很温婉的,自从姜涅的父亲离去后就变得越发的暴躁起来。
毕竟,若是那样软弱下去的话,指不定会有谁来欺负这孤儿寡母。
“你呀……算了……一会儿打二两豆腐切一下,去给你爹上坟。”范大娘欲言又止,然后向店铺里面走去,倒了两碗豆花端出来,一碗放在姜涅跟前,一碗自己吃了起来。
姜涅的目光呆滞,手没轻没重的蹂躏着那只白猫,连看小说的心思都没有了,那碗豆花就在他跟前放着,连猫被舔了口都没反应。
“娘,我想出剑阁,出巴蜀,去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半晌,姜涅呆呆的说道:“爹没有死,他只是去了远方,我要把爹找回来。”
在他三岁那年,姜涅的父亲便离开了这个家,说是要出去做生意,但年幼的他已经看到父亲走的时候带走的那把剑还沾染着血。
“你又在扯什么胡话?”
范大娘一拍桌子,有些生气,但却带着一抹无可奈何之色——孩子长大了,不能什么事情都让他由着自己。
“你就这么想出去,当个莽夫,当个游侠?”
“游侠多好啊,逍遥自在无拘无束,不用受世俗这些烦恼!”
“那你吃饭的钱从哪儿来?娶妻生子的钱又从哪儿来?听娘的,去找宋先生学习儒术,考出功名来,整个县官当当。”
范大娘语重心长地说道,言语中勾画的蓝图极具蛊惑性。
“好好学习这些四书五经,考起功名,若是考上状元,咱们还有可能可以向天家攀上亲戚,到时候娘在这剑阁卖豆腐,生意肯定会大涨,多好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