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看守所小小的阅览室里,竟然有没开封的一整套,我现在才看到B字头。光记笔记就已用完了一根笔芯,因为监狱里只允许用笔芯写字。”
除此之外,高晓松还在好友冯唐的建议下,着手翻译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原著作品,同时创作了一本诗集和一个剧本。
出狱后不久,高晓松就开始了《晓说》的录制。
在这档开创先河的知识类脱口秀中,他即兴说历史、评人物、论文化、谈热点、看世界,深受网友追捧热议,也成为当之无愧的知识网红。
作为娱乐圈难能可贵的“清流”代表,高晓松的才气和学识,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
书香门第的家庭环境给了他从小博览群书的条件,但如果长大后的他,将阅读习惯丢弃,从前再丰富的知识积累,也无法达到如今能够旁征博引、出口成章的厚度和广度。
对高晓松来说,阅读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他说,对自己而言,读书就像吃饭,不是一种追求,而是一种正常的生活。
谈及读书的意义,他说:“读书,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不太苟且的人。什么叫诗和远方?就是让自己更辽阔。而读书,就是让自己变得辽阔的一个过程。”
04
很认同蒋方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不,那么他的价值观,就由他的亲朋好友来决定。
不读书的人,没有办法从多元的途径,获得新知。他的一切认知来源,要么来自电视网络媒体,要么就来自身边人的八卦。
他的眼界和格局,也因此由别人决定。
经常使用手机APP的人,不难发现,你每天看到的新闻和热点推送都是同一类的。
若你喜欢看八卦,打开手机,八卦信息会铺面而来;你若多点击几次足球或者经济,那么足球和经济类的推送,就会自动显示在屏幕上。
这种自动定制,快捷方便,连手指都不需要动一动,就有人为你生成。但弊端也显而易见,你每天接触到的东西都是千篇一律的,若经常依赖它成为你的信息和知识来源,可想而知,你的眼界和格局只会越来越窄、越来越片面。
这样过完一生,也许不咸不淡,不痛不痒,但,被别人的观点和是非判断左右的一生,是可悲的。
新闻媒体和亲朋好友输出的价值观,也许能让你接地气,但阅读,却可以让你保留着难能可贵的仙气。
只有这份仙气,才能让你人群中脱颖而出、释放出你的专属气质,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你的人生格局。
臧克家说过: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这位益友,可以藉由文字,激荡你的心灵,刺激你的思考。
一个人,没有阅读的反复锤炼,他的大脑会越来越懒惰,他的眼光会越来越肤浅,渐渐地,他的思想也会停滞不前,成长自然难以实现。
05
当阅读形成一种习惯,那么它就是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心神的东西。
你就不会害怕寂寞和独处,相反,你会珍惜难得的独处时光。享受在这段闲暇里,借书本和文字,与来自不同阅历、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作者之间,进行的深度对话。
另一股娱乐圈清流代表黄磊,也说起过自己是如何享受阅读的。
他说,“一个人,关起房门,拿本书读,便会贴近自我。这种时候会感到心安理得,不觉得孤独。”
其实,阅读不仅可以缓解孤独、排遣寂寞,也能让你徜徉书海的同时,经历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后学生时代,我们没有机会再走入课堂,阅读文史哲,可以让我们保持思路清晰、思维敏捷;
平凡人物做久了不免乏味,w.uknshm阅读名人传记,可以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人生启迪;
我们没有钱没有闲四处游山玩水,阅读游记,可以帮助我们开阔视野,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
无论是职场小白还是职场精英,职场类书籍提供的一些可行性建议,可以帮助我们绕开一些弯路;
月光族房贷族啃老族们,多看一看理财书籍,或许可以学到合理分配收入的技巧方法,早日走向财务自由。
英语中有句说法:Ahseithtbksislikerithtinds.
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
有书的房间,才能满室生辉。而的你,才能在每日忙碌奔波的琐碎生活中,眼中有光亮,心中有希望。
作者简介:坐标澳洲悉尼,30+已婚大姐,二宝妈,悦读特邀作者。国内外纸媒、电台工作经验十余年,外交学院硕士毕业。呈现原汁原味澳洲和海外生活实录,致力于提供女性成长、亲子育儿、和旅游生活文章的原创与分享。
往期文章链接:
【心理专题征文】你幸不幸福,看厨房
她嫁得好,凭什么?
从小缺爱的人,长什么样子?
穷养富养爱养,其实都比不过教养
中国式家长,以爱之名,将孩子越推越远
成为一个有趣的人,到底有多重要?
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你要先喜欢自己
什么叫活得刚刚好,看看徐静蕾就知道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