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铮所收到的急信上说的是他袭替千户职位的文书已经下发,令他即日前往金州领取官印、官服。
这突如其来的事情打乱了他原本的计划,陈铮只得将准备船只、招募水手的事情统统托付给罗勇去做。
考虑到金州是徐琛的地头,为了安全起见,陈铮此行带上了罗虎、丁家兄弟等多名心腹,另外他又从刀盾队中挑选了数名勇武的兵士,一行共二十一人,在接到急信后的次日一早,便走官道直奔金州。
金州卫设置于洪武年间,当时大明水师从山东渡海而来占领了此城,并将它作为明军收复辽东的前哨基地,辽东的都司衙门就曾临时设立在金州,直到辽东平定之后,才迁移至辽阳。
陈铮一行人快马加鞭,正午时分便已感到了金州城下,此时的金州卫虽已失去了明朝初年的重要地位,但周长六里的城墙和十米高的城楼比起所城旅顺仍是雄伟不少。
城内以一条宽阔的十字街将卫城划分为了泰和、永宁、承恩、海宁四大坊市,陈铮一行人从南边的承恩门进了城,在驿站安置了好了骡马和行李后,随行的罗虎便问道:“义兄,我们是不是直接去指挥使衙门?”
陈铮闻言,想起了临行前罗勇为他准备的一张拜帖,这拜帖是写给金州卫的守备官高观泰的。
金州守备是镇戍官,主要负责金州卫城的防御。高观泰这个守备在官衔上被授予的是从三品的指挥同知,比起卫指挥使徐琛低了半级,不过由于高观泰手里握有兵权,再加上坊间有传言他和当今的辽东巡抚周永春是同乡,这便使得指挥使徐琛平日里也忌惮他三分。
陈铮从罗勇那里得知,这位守备官和他的便宜老爹陈梁竟有着非同一般的交情。在万历年的第二次朝鲜之役中,二人曾是同一营的士兵,在军营里面,他们两个就称兄道弟,为官后也一直相互扶持,这些年来陈梁敢于做走私和私盐的生意也都是因为上头有这位老友照拂。
官场上最讲究人情,陈梁和高观泰既有这样深厚的交情,陈铮自然要拿来利用一下,他想到此,便对众人道:“我们先去高守备府上拜谒,然后再去指挥使衙门!”
这一行人里与陈铮最熟络的便属罗虎和丁氏兄弟,可这三人一听到要去守备府衙,脸色顿时变得古怪起来。
“怎么,有何不妥么?”陈铮见三人面带异样,好奇的问道。
三人面面相觑,似乎想要说什么,但又有些犹豫。
“义兄,你怎么突然间想去高家了?”最后还是罗勇吞吞吐吐的问了一句。
“我爹和高守备有过同泽之谊,我身为晚辈,既然来了金州就理应去拜谒一下!再说,咱们旅顺城的战船缺少火炮,我正好借着这次机会向高守备提出从金州军器局里调些火炮回去。”
三人听了这话,虽仍面带疑虑,但也未再多言。
陈铮一心想着待会儿如何应付高观泰,也没有察觉这三人脸上的疑色,他吩咐了一名部下带路,一行人便往守备府衙而去。
路上,罗虎和丁氏兄弟故意放慢了脚步,拖在了众人的最后面。
“大丁,我觉得此事不妥,要不我们还是提醒一下他吧?”罗虎低声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