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初见文桂
十一月三号,沈哲起了个大早,收拾收拾行装准备去改善生活。文桂带领的使团是二号下午到的,沈哲没向恭亲王提起过他在巴黎的落脚点,奕也了然沈哲的心意,文桂临行前特别向他授意到了巴黎以后,别画蛇添足地派人去找沈哲,明摆着告诉法国政府他们早就派人进入他们国内了。
但是不接是不接,文桂对这位公子哥儿也是不敢怠慢,既然上头不让接,那就等吧,特意以水土不服为由推掉了当天上午法国方面安排的全部行程,只等着这位爷。
沈哲刚一被人引入门内,就感觉到一只熊掌在自己的后背猛拍了一下,定眼一看,一张山东大饼一样的脸离自己近在咫尺。
文桂个子不高,还不到沈哲的眼睛,但是肩膀宽阔,年轻的时候应该也是体格健壮,只是现在只能看见中年发福后留下的满身富贵,但倒也让人觉得一团和气,没什么锋芒,沈哲想,这大概就是他干爹李鸿章以前对他讲过的那种一心只求安稳做官的人,不过沈哲也不敢掉以轻心,毕竟官场这种地方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最好的应证地。
“哎呀,瑄瑜呀。这才不见几年你都长这么高了。”文桂笑起来,眼睛被脸上的肥肉挤成了两道陷下去的线,厚实的手掌热情地拍着沈哲的肩膀,还好沈哲不是唐传奇里那类弱不禁风的书生,要不然现在当场吐血的可能都有。沈哲陪着笑,听文桂滔滔不绝。
“上次见你的时候你就这么大。”文桂用手比了个高度,沈哲目测了一下,他比出来的高度大概就是他两三年前的身高,心道:我可对您老没什么印象。嘴上却在说:“承蒙世伯这么些年还挂记着,这叫瑄瑜怎么敢当呀?”
“欸,瑄瑜在世伯面前还谦虚个什么,前两个月在伦敦舌战群雄的事迹那现在可是都在朝野传开了,连太后都说等瑄瑜回国一定要亲自见上一面。瑄瑜经纬之才,比之当年林公那也是无一不及的,只怕日后得了太后垂青,就要忘了我们这些老家伙啦。”
“世伯这是哪里的话,瑄瑜才疏学浅,不谙世事,在伦敦的时候不过是靠运气罢了,想要日后报效朝廷,那还得倚仗世伯的教诲呀。”
“瑄瑜前途无量怎是我等老朽可以企及的,只可惜呀,林公没看见这天,林公当年对瑄瑜那是寄望颇高。”
沈哲闻言差点笑出来,拍马拍过了不是,林则徐死的时候他还没出生呢。感觉到脸上保持的礼貌性笑容有点僵硬,沈哲立马夸张地摇摇头一副痛心疾首之态:“瑄瑜哪里比得上世伯有运气,只恨晚生了几年没能听着外祖父他老人亲自教诲呀。”
文桂尴尬地动了动嘴角,挤出一个笑容道:“唉,年纪大了,瞧这记性。”
沈哲摆摆手道:“世伯哪里老呀,多忘事那是贵人之质呀。”
文桂没想到沈哲会主动给他台阶下,呵呵干笑两声:“那世伯可等着瑄瑜平步青云时跟着沾光了。”
“世伯抬爱了。”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半天废话,沈哲终于是忍不住了稍微将话题向正题引了引。“这个……世伯在法兰西过得可还习惯?”
沈哲一提这茬,文桂的脸登时苦了下来,在他心里,他曾经认为此生最不幸的一件事就是三年前的访美,不过,当朝廷让他考察欧洲的时候,访美一事那已经退居第二,此生最不幸之事就是正在进行的欧洲之旅。文桂的心境很是凄凉,心想着那些被流放的大臣好歹还能呆在国内,他文桂做错什么了,凭什么让他到国外来呀。
沈哲看他的表情,想来他在英国的时候也诉过很多次苦不着恭亲王待见了,委屈别到现在,经这么一问难免要火山爆发,他沈哲不在这里呆个三四个小时那就别打算离开。但是,他们这次来欧洲多少是和沈哲有些关系,算起来也是沈哲现对不住人家,这次,就全当补偿。
文桂全然不知沈哲此时已是视死如归的心态,只当找到了知音,开始充分发挥他的话唠潜质:“我说世侄啊。你是不知道你世伯命运多舛呀。先前去花旗国的时候就已经在船上被折腾掉了半条命,那还能办得好事情,结果回来了以后召皇上怪罪,如今朝廷又把你世伯我打发到欧洲来了,我是天天睡不着,吃不惯,这才来没两个月就衣带渐宽,人渐憔悴呀,没准这躺下来,你世伯我把命都交代在这了。如果真有这么一天,我文桂死不得归乡,叶落不得归根,沈世侄一定要将世伯的尸首带回大清去,别让我在地底下也过不安生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