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佑来到封地后,开始巡查自己的封地了,看看百姓过得怎么样,最主要看看百姓吃的够不够,毕竟民以食为天嘛,只要有吃的谁肯去提着脑袋造反啊。而没有农民跟随的造反,那不叫造反,叫叛乱,无关大雅,而一有农民跟随的,那么这个王朝就真的命不长久了。李佑坐在田埂上喘着气,这个长直辕犁起土太费力了,还是后世的江东曲辕犁好啊。这个犁自晚唐出现后,因为设计科学,基本完整如初地一直保留到后世。
他眼睛忽然一亮,曲辕犁啊!
自己虽然没有替农民做多少实质性的事,甚至有两次祭祀使得朝廷国库再次收紧,可这个曲辕犁将会造福许多农民。也是一种补偿吧。
叫了起来:“拿纸笔来。”
钱通走到他身边,问道:“殿下,你要纸笔做什么?”
“犁啊。”
“什么犁啊?”
“就是耒耜啊,”犁字出现了,可大家还不太熟悉。
“殿下,您这是要干什么啊?要纸笔有何用,关耒耜什么事……”钱通想不通,这两样完全无关的东西,怎么牵扯上?
“不是,新式样耒耜,比这种耒耜省许多力量。”
钱通将信将疑,如果李佑讲论经义,特别是三本礼经,钱通会相信。写出好的诗或者诗余,也会相信。毕竟李佑在他们眼中还是很有才华的,又是自小经受教育,自己本身又很刻苦。但这个农具,李佑可是一次都没有摸过。
但还是让人拿来纸笔。
曲辕犁并不复杂,细分起来也不过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十一个部件组成的。而且这时候也出现了蔚犁与粗制的长曲辕犁。
但钱通对这玩意儿也不懂,只是隐隐感到会很灵活,将工部、司农寺、将作监官员一起喊过来。这里面真有内行的人,看到图案后,不由连声夸赞。不过到底效果如何,大家不得而知,一个性急的监事说道:“要不要喊人将它制出来,试试。”
反正做了也不知道好不好用,说不定这个新犁起到好的效果,那么燕王殿下就积大德。
“此言正合本王意。”李佑说道。心中还是感叹,现在的人们接受新事物的观念,还是有些慢啊!
这时候正值春耕,在座的都是唐朝的农民们,让他们亲眼看到效果,推广会很快。自己总算是又办了一件实事了。
钱通想了一下。于是吩咐人下去立即制作。其实速度很快,附近就是皇庄,里面有一些木工,犁铧将就着长直辕犁的犁铧,稍改一下就可以用了。但还是有些大臣从来没有摸过农具,对这个新犁意义没有大明白。
犁飞快地制好,送了过来。
李佑又说道:“还是本王来吧。”
戴至德说道:“殿下,你还要推?你以前可是能偷懒就偷懒的啊!怎么今天这么积极啊?”
怎么听得这到别扭呢?李佑抹了一把汗,说道:“我的梦想是让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而我需要亲身经历,以前没体会过耕田的难处,现在体会到了,只要有用,那我累一些又有何妨。”
说了一句冠冕堂皇的话。
但说得大义凛然,说完了,命令侍者套上犁头,再次耕耘。让一些担心李佑的人们眉头直皱。不过一会儿许多农民眼中就放出光来。与长直辕犁相比,因为辕头可以自由转动,这样便于各种地形的灵活操作。而且犁架变小变轻,节省人力与畜力,调头与转弯更是方便。
不算奇迹般地发明,但从无到有,就象算盘一样,却是不太容易的。
有的农民聪明,立即想到了另一点,有了这个简便的曲辕犁,象西南这边以山地地形为主,气候适宜种植,可因为地形原因,一直无法开耕出来。有了这种曲辕犁,就能解决这个矛盾了。不但西南的山地地区,关中或者其他地方,同样有许多山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