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这番有些残酷疯狂的言论,让法比安感觉有些无力。他起身跟佛朗索瓦告辞,带着路易回去他的书房。路上他一直在默默思考。
路易才十岁,但他说的这话,让他想起了达贡·阿赫贡·瑟尔。同样是贵族出身,同样小小年纪,同样残酷冷漠。法比安觉得有点泄气。
平心而论,路易说的这话,虽然欠考量不成熟,但毫无疑问是符合领主的利益的。这就是贵族的思维方式么?
提莫西曾一直告诉他,人的价值,并不在于出身。其所见所学,所思所想,才能决定这个人的行为。他也坚信于此。自己就是个明证。如果出身能决定一切,他一个佃农家庭的孩子怎么可能还能伪装成一个贵族呢。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一直对路易的教育抱有极大的期望。
可现在,他又不确定了。如果一个贵族家庭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是这样的冷酷残忍,自己真的能让他成为一个仁爱的领主吗?
看着路易一副天真活泼的样子在那跑跑跳跳,法比安感觉有些兴意阑珊。他实在是没有心情继续去跟路易翻阅卷宗,只好翻出两本经书让他抄。
抄了两天经书,法比安总要检查作业。
路易一边把作业交给法比安,一边嗤笑:“老师,你说这些农民是有多蠢啊。”
法比安一听这话,悄悄皱起了眉头。看着手里路易稚嫩的字迹歪歪扭扭的,原来那天他顺手拿给路易的是《约翰福音》。
这是本歌颂神圣芒戈里亚帝国的开国者,圣人皇帝圣约翰的故事。大概是说圣女和圣牛归天后,大饥荒在人间继续,出现了各种惨状。这时特尔克人的可汗约翰一世,从一支口袋里摸出了能喂饱所有人的面包,用手一碰,把一整座湖变成了葡萄酒,最终拯救了万民。期间还有诸如水上行走等其他各种奇迹,圣约翰最终建立了教会,成为真理之主在人间的代表,他神圣的统治光辉正义,为人间带来了安定和光明。
法比安看着路易抄写的段落,大概知道了他说的是什么意思。福音书里有对饥荒、疾病等灾难的各种细致描写。路易抄写的这段,就是说农民们实在是难耐饥饿,只能挖泥巴做成面包来吃。
见老师不说话,路易大概以为法比安没听懂他指的是什么,他又把那段故事诵读了一遍,说:“泥巴这玩意哪能吃呢。”
吃泥土充饥这种事情,法比安是见识过的。他自己当年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农民们没有面包,实在是找不到吃的,也就只能挖泥巴来吃了。”
路易以为老师在跟他讲笑话,非常配合地趴在桌子上笑了半天,然后才说:“这得是多么愚蠢啊。没有面包,他们不知道吃饼干吗?”
路易这话极大地刺激了法比安。他心里升起一点愤怒,跟着又迅速冷了下去。无力感笼罩了他,沮丧,还有一点悲伤。
他缓缓坐下,想着怎么跟路易解释呢。
路易还太小,很多复杂的东西他还弄不懂。他天天蹲在城堡里,吃穿不愁,连钱币都见不到几个,有专人负责。
市场上流通的许多粮食,其实是足够能让所有人都吃饱的。但是维持经营需要钱财,于是领主需要税收。
贵族分配土地,农民负责耕种,收获了要上缴部分给领主,这在所有人看来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难道他要跟路易说领主们收的份例太高,这不合理吗?让贵族们割自己的肉去换得农民饱腹,想都不用想。
所有人都认定,贵族的权力是真理之主所赋予的。他们天生有着神圣的血脉,比别人更高贵。只有他们能负担起领导者的责任。何况《通法大典》已经对人间财产的诸多规则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连贵族自己也要遵守的。
连农民们自己也坚信,如果不是贵族们的妥善指引,他们的生活只会陷入更大的混乱与困窘,比现在还要更加悲惨。
给穷人分食,不过是换得他们的爱戴,有一个“仁慈”的好名声,又换不来什么实际的利益。
教会也说得很明白,贫穷才是美德,富裕使人贪婪。领主们如果让农民吃饱了,他们就会想要更多的东西。不仅自己手里没得分,也无法维持统治。
毕竟,治理是需要智慧和钱财的。
领主们若是让平民们平白生出那么许多的欲望,堕了他们的永福,使其死后不得入天堂,那也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法比安实在是找不到词,只能虚弱地闭上眼睛,躺在椅子里。
路易看老师默默坐着不说话,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说错了什么话。就自己一个人玩起了手指头。
又这么坐了一会,实在是无话可说。法比安看路易太过无聊,便放他出去玩耍。自己回房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