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出行的时候,法比安才知道,尼德村附近的大片林地,其实早就是塞伦姆家族的保护区了。
所谓保护区,说白了其实就是贵族们的游猎场。
林地,对封建主来说有特别的价值。
有经验的老农和研究农艺的修士们早就注意到,持续的耕作会使土地的肥力下降。因而修士们提出了四轮耕的轮作法。即同一片土地,划为四份,轮流耕种,保证始终有一片土地有一年左右的休耕期。
但即便是这样,土地肥力的丧失仍然是不可避免的。农民们虽然也自己想出了向土地献祭祈祷的一些仪式,比如把新鲜的蛋糕等好物件埋进地里,在自家份地的各个地方跳一些奇怪的舞等等。但这种事情因为涉及异端崇拜,教会在明面上也是不允许的,最多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管。
过去,因为土地多人口少,种都种不过来,倒还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这么百十来年,人口越来越多,压力也就越来越大了。
虽然原则上来说,所有的土地都是封建主所有,农民们只是按照领主的划分被允许使用。而领主和修士们把田地以条陇来划分,尽量公平保证人人都有地可种。但是几百年下来,总有一些家庭会变得稍微富裕一点,另一些则会面临破产。
富裕的农户也还是希望自家长子之外的孩子们也能有一份依靠,便会私下里偷偷收买土地的使用权。而那些难以为继,或者家中绝嗣的家庭,也就只好把分到的份地在黑市里给卖出去。
对领主们来说,只要能保证缴上来的税收和土地的最终所有仍然在自己手里,很多时候也是默认这种交易的。甚至一些小领主还会亲自作为见证,并收缴一笔不菲的特别税作为对自己的经济补偿。
但是失地者变多了,仍然要想办法生存,就会向森林拓荒。在无主的林地里,自己开垦出来的土地,不在领主的控制内,自然也就不用缴税。这还怎么了得?!
所以各地也早早颁布了林地法,规定所有的森林也是归领主们所有的,禁止私自采伐。
何况树木砍多了,附近田地的肥力流失也会加剧,这又会带来更多的破产者。所以哪怕是为了生活所需的薪柴,那也是禁止从森林里盗采的。
但考虑到毕竟日常生活还是要生火做饭,修房子之类的事情更是需要大量的木料。所以领主们会亲自任命护林官,由他们在领主的监督下进行有计划的伐木和补种。平民日常所需的柴火,则交由专人供应。过去克雷玛的维克多就是干的这门生意。
林地里的出产是颇为丰富的。比如各种矿石就是战略资源,自然不会允许私自开采。各种皮毛和野味的产出也是领主们重要的收入来源。
但是人进进出出得太多了,森林里难免会丧失生气。
而打猎,是贵族们枯燥乏味的生活里最为重要的娱乐活动。这也是个练兵的机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