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沁园茶楼出来,李绵冰盯着黎彬看了片刻,笑道:“想不到你还挺善于撒谎的,一点都不脸红。要不是我知根知底,说不定也会被你骗了。”
黎彬伸了个懒腰,道:“这并不是撒谎,而是演戏。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最是累人。要是有办法,我是宁愿去打一仗也不想干这活。”
李绵冰摇摇头,不知道想些什么,然后问道:“现在直接回去么?”
黎彬想了想,说道:“闲逛一下吧,这么久了,都没有机会好好看看这座城池。”
李绵冰笑道:“你居然会有这样的想法,真是难得。”
黎彬闻言笑了笑。地球上,都说创业最苦逼,大小事情都要亲自主持,干起活来没日没夜,没有任何的假期。但他现在何止是创业,那是要带兵起义,建立新的国家。一个不小心,那就是万劫不复了。
李绵冰又如何不知道这些,最近她忙剿匪队的政治教育和军队医院的事情也搞得焦头烂额。要不是今天担心黎彬会出意外,估计她也不会跟来这里。
不过她终究比黎彬活泼一点,见黎彬难得有兴致闲逛,她自然也不会扫兴,拉着黎彬就走。
只是到了后来,却成了李绵冰热情高涨地逛街购物,吃吃吃,买买买,而黎彬则成了劳工苦力。
这让黎彬有些好笑。若不是周围都是古代的建筑和环境,他还真怀疑是不是回到地球现代社会了。
傍晚时分,黎彬二人回到剿匪队大营,便召来凡尘、孙志才、廖根生等高层成员,开会商讨眼前的局势。
听黎彬讲述完当天早上跟郭师爷的言语交锋,凡尘思忖片刻,道:“这么说来,怕也拖延不了几天的时间,恐怕最近我们要随时做好起义的准备了。”
黎彬道:“起义是我们现阶段的必然选择。且不管郭师爷他们如何,就我们自身而言,这段时间我们虽然发展迅猛,但终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切的军费财政来源都完全依靠于剿匪所得。以战养战,终究是走不远的。若是哪天缴获不到东西了,这一千多人的口粮都成问题。因此,唯有起义攻下一块地域,建立根据地,发展农业工业科技经济,才能支撑我们下一阶段的扩张。”
众人对起义一事,早有心理准备,此刻闻言,都点头赞同。
孙志才道:“确实如此。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财政来源,这战,根本没法打。前几天把缴获的那些首饰财宝典当掉换成现银之后,现在账本上只有2000多两银子。花钱的地方太多,这点银子最多支撑不了三个月的消耗。”
孙志才总管后勤、军备,对账务最是清楚。剿除匪盟以后,收缴的财物合计价值5000多两银子。支付枪支弹药的款项消耗了400两银子,提供给铁巧手研发和扩产的经费又去了2000两,跟铁巧手定制生产自行车的款项又花了200多两。短短几日之内便花销了一半。若再无别的收入,剿匪队就要难以为继了。
黎彬想了想,说道:“现在已经到了六月,新一茬稻谷已经在收割了,减产严重,许多地方甚至颗粒无收。举国上下,民怨已经很大了。但看这天气,旱情越演越烈,恐怕秋季播种都保证不了。再过几个月,灾民必然会造反。而我们,便要赶在这之前,迅速发动起义。”
“这样有两点好处。一方面,可以在建立根据地之后竭力抗灾保证占领区的农业生产,获取老百姓的认可,打响我们的旗号,到时举臂高呼,天下必望风响应。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打其他势力一个错手不及,扰乱他们的计划安排,削弱他们的实力,以保证我们的优势。”
一番话下来,众人全都赞同称好。
凡尘说道:“那么我们正好在跟郭师爷谈判的这段时间,整顿好队伍,尽可能多地储备粮草物资。到时不等谈判破裂,便迅速起义偷袭,以迅雷之势攻城略地。”
这时,廖根生问道:“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先攻打哪些城池,战略战术怎么安排?”
黎彬不答反问道:“你觉得该如何?”
剿灭匪盟之前,廖根生献计促成匪盟,借庆功宴的东风展开偷袭,效果卓著,众人可是印象深刻。虽然平日里廖根生十分低调,但却没有谁会忽略他的存在。
廖根生想了想,说道:“我们在高平县百姓之中的影响力最深,自然是要先攻打下高平县。紧接着,我们要充分发动群众,大规模扩军,壮大自己。”
“当我们起义之后,淮西郡郡府定然会在第一时间对我们发起一次围剿。但淮西郡向来处于大后方,西边虽然与混乱之域接壤,但却有峡崚山脉作为天然屏障,除了山口关曾受到混乱之域的骚扰之外,全郡久无战争,军队兵丁并不多。”
“据我了解,除了各县的城头军,淮西郡只有两个地方有驻军。其一是郡府厚土城,驻军5万人,距离高平县800余里,且有山口河相隔。其二就是我们高平县往西200里外的山口关,驻军5000人,跟高平县仅仅隔了一个北山县,一路畅通无阻。”
“因此,第一次被派来围剿我们的,必然是山口关的驻军,而且不会超过5000人。这一次围剿,我们必须抗住。若能将这5000人的军队歼灭,那么淮西郡北方再无驻军,每个城池只有两三百的城头军和衙役,不足为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