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根生想了片刻,道:“除非我们把第一团放在这里。”
凡尘等人闻言,顿时有点急了。第一团虽然战力强悍,但却是步兵,而且只有1500人,跟那3000铁骑兵的战力是无法相比的。以第一团作为诱饵,打不过,逃不了,所需要面临的危险可想而知。
孙志才皱着眉头道:“这太危险了吧?如果一不小心,就可能是全军覆灭的下场。那我们就真的完了。”
廖根生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而且,第一团虽然战斗力比不上那支铁骑兵,逃命应该还是可以的。而且有准特种部队的配合,也不一定有我们想象中这么危险。”
众人闻言,虽然知道在理,却仍旧有点担心。这一次不比第一次围剿,那时候是步兵对步兵,而且凭借3万发烟花营造的攻势占尽上风。但这一次要面对的是更为强大的骑兵,而且更多的只能是实打实的对抗。两次反围剿的难度,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黎彬想了片刻,道:“我和根生想的是一样的。这的确是对我们两支部队的一次考验,可一旦成功,这一次反围剿我们就赢了一半。而且,如果遇到困难就畏惧不前,那我们怎么去打胜这一场战争?日后怎么去面对辽阳王国全国的百万大军?更怎么抵抗天狮帝国的数百万大军?我们的战士就是要在一次次浴血奋战中成长起来。”
白鹤此时说道:“我赞同这个计划。当初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师傅就带着我们去杀敌。有一次,我师傅,以及我们几个师姐妹,就这么几个人便攻打进一处有几百人的山寨。如今我们第一团与敌军骑兵虽然差距不小,但也没有大到一个天一个地的地步。而且我们的准特种部队还在。如果这样都还不敢出战,还不如回家洗洗睡觉吧,等死。”
众人闻言,犹豫了片刻之后,都同意了这个计划。然后集中讨论分析即将可能遇到的状况与对策。一个多小时以后,基本形成了一套作战方案。
至此,黎彬总结强调说道:“三石峡谷是我们专门针对敌人骑兵的防线,也是第一道防线。这一条防线事关我们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务必要将敌人的骑兵引到这边来,将他们全歼在这里。”
众人均颔首表示赞同。
孙志才问道:“那后面的17000步兵怎么处理?”
黎彬笑道:“若能成功解决那些骑兵,后面的步兵就好处理了,他们人数虽多,威胁却小得多。若按照骑兵先锋与后军拉开100里的路程算,此时他们应该还在更南边的中炬县,距离我们高平县还有200里以上。因此我们还可以再设置3条防线。”
黎彬再次指着地图,说道:“首先,我们可以凭借缴获的战马快速向敌人后军突进,从中炬县到我们山口河河边,以准特种兵持AK-47沿路设置埋伏,快速机动打游击战,尽可能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挫败敌人的锐气。这是我们针对步兵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我们的第二条防线。”
游击战是中国抗战的重要战术之一。以分散的兵力,在任何的位置都有可能冒头出来给敌人打几下黑枪,然后还不等敌人反应过来就往哪个旮沓一钻,便消失在敌人的视线之中。敌人若不管吧,他换一个位置再等着放黑枪。敌人若管吧,追不上找不到,说不定还是专门引过来打埋伏。这种游击战,最是防不胜防,可以给敌人造成极大的伤亡。
“第三条防线,山口河渡口。淮西军要进攻北方四县,必须度过山口河,并且只有经南岚县-高平县之间的枫林渡口,距离才最短,河滩形势也最合适渡江。 w.unshm过了渡口,敌人就能长驱直入,对我们北方4县进行扫荡。如果我们的第二道防线拦不住敌人,那么我们就要以全体战士在此坚守,务必要挡住敌人的脚步,拱卫我们的大后方。”
“如果第三条防线失守,那么我们就危险了。但不到最后一刻,我们都绝不能放弃。这最后一条防线,就是将主要部队退回城里,组织百姓守住城池,在各个城池之间联动防御。而准特种部队继续在城外打游击,骚扰敌人,尽量创造时机,与城里的驻军配合对敌人展开反攻。”
说到这里,黎彬看着众人道:“但如果连最后一道防线也失守了,怎么办?”
凡尘闻言,脱口而出,道:“头可断,血可流,根据地不能丢!这是我们的家,我们的根在这里。”
李绵冰、廖根生、孙志才、白鹤看着黎彬,也是神色坚定,其意味不言而喻。
黎彬见此,神色严肃地说道:“不!这就是我要向你们强调的。根据地丢了,只是一城一池。但如果人没了,那就是真的没希望了。不管如何,你们都要答应我,生命第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