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占领武汉和广州。但日本非但没有达到迫使中国政府投降的目的,反而遭遇到更顽强的抵抗。
日本军部“南进”派即认定:必须切断中国对外最后的交通线,以期实现一举解决“中国事变”的计划。
1939年4月15日,日本海军部《情况判断》认定,仅靠陆军已很难进行内陆方面的大规模积极作战,“在此情况下,由陆、海军协同尽快占领华南沿海的最大贸易港口汕头。
成功之后,即以一个兵团向广西方向挺进攻占南宁,以切断敌经法属印度支那方面的海外最大补给交通线。”
日本决心发动桂南战役,为的是彻底切断中国抵抗其侵略的最主要补给路线。
据日本军事侦察所得情报,中国获得外援最重要的路线即法属印度支那线,仅1939年9月运进中国总吨位14700吨中的12500吨即经此路线,达85%。6月,日本参谋本部《兵要地志》也强调“一旦进入南宁,以该地为基地,则交通四通八达,远可通往广东、湖南、贵州、云南。
所以南宁――谅山的道路,形成了蒋政权联络西南的大动脉。为了直接切断它,首先必须夺取南宁。南宁一旦占领,无须置重兵于东京湾附近即可以完成作战目的。”
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日本更急于解决中国问题,以便腾出兵力抢占西方列强在亚洲和太平洋的殖民地,以配合德、意两个盟国,并缓解德国对其解除了对苏联威胁的不满。
日方高层认为:“中国事变的解决之所以如此拖延,是由于苏联和英、法、美对蒋介石政权的支援”,“藉欧战发生各列强无力顾及中国的时机”,“解决中国事变”,9月4日,日本内阁首相、陆军大将阿部信行发表声明:“值此欧洲战争爆发之际,帝国不予介入,决定专向解决中国事变迈进。”
日本随即在南京设立以西尾寿造大将任总司令、坂垣征四郎中将任总参谋长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统辖华北方面军、第60军、第70军、第80军。
日军大本营发出“准备迅速处理中国事变”的命令;又发出《大陆命令第375号》:“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应以一部协同海军迅速切断沿南宁至龙州之敌补给路线。”
同日,还发出“大陆指第582号”陆、海军中央协定:“本作战之目的,在于直接切断沿南宁――龙州敌补给联络路线,并强化切断沿滇越铁路及滇缅公路敌补给联络路线之海军航空作战。”
并规定作战时间为11月中旬。
19日,西尾寿造下达作战命令,开始广西作战,命令参加作战的部队为:第五师团、台湾混成旅团、其他配合部队、第五舰队(11月中旬改称第二派遣支舰队)、海军第三联合航空队。其兵力总共约三万人;军舰70余艘;航母2艘、飞机约100架。
日军广西作战的主力第五师团为日本陆军第一流精锐机械化部队,号称“钢军”。
参加过南口、忻口、平型关、太原、上海、台儿庄、广州等战役,屡次担任主攻任务。
坂垣征四郎原为该师团长,他升任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后,师团长由今村均中将接任。
可见日本方面何等重视这次战役。日本认定,切断这条路线将必然使中国丧失抵抗能力,从而可以立即结束在华战争,完成它对中国的侵略任务。大本营陆军部作战部长富永恭次更宣布:“这是中国事变的最后一战。”
日本海军三个陆战大队,从琼州海峡出发,在三亚港登陆,占领三亚和榆林。而后,日军南北对进,侵占海南全岛。蒋介石发表讲话说:日军入侵海南岛,等于发动太平洋上的“九一八”。
但是,蒋介石的警告没有立即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大家认为日军在海南岛登陆只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一部分。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人们才意识到,这是日本推行南进战略的起点。
章非不得不改变行程,专心在长沙等待,不过他也没有干等,而是趁这个时间开始联系上海那边的留守人员,并给维尔去了份电报,让他转告美国的侄子,先联系一下美国的军火公司。
蒋介石是秘密来长沙的,还是坐船顺江而下过来的,这边随处可见日军飞机飞过,他的专机这个时候不敢直接飞到长沙,知道他们到来的人没有几个,也就是第九战区的罗卓英和薛岳几个高级将领知道。
迎接仪式都没有,章非还是第二天才接到通知,让他过去。
原来薛岳的第九战区司令部外面,到处都可以看见军警在戒严,很多便衣军统的人员也混在人群中,警惕的注意着来往的人群。
进去时,章非几个被检查了好几次才进入。
门外,戴笠穿着一身中山装站在门口张望,看到章非,他抢先一步的走了过来,并在他耳边低声道:“这次有好事。”
“谢谢戴局长关照。”章非不动声色的道了声谢,心里对戴笠嘴里的好事却不以为然,这个时候能给自已什么好事,无非是口头许诺一些名义上的东西。
蒋介石穿着一身长袍,手里拿着根拐杖正在那边训人,章非一看,挨训的竟然是陈诚。
见到章非进来,蒋介石面无表情的指了边上的椅子,“先坐。”
走到薛岳的身边,章非坐下后轻轻的捅了下对方,嘴朝老蒋那边冒了下,意思问怎么回事。
薛岳这会正老神在在的看着,没想到章非竟然在这样严肃的场合下还搞这样的小动作,如果不是他反应及时,差点问出声来。
白崇禧眼尖,看到了章非的小动作,他好笑的摇了摇头,装没看见的把脸转向一边。
“辞修,你这次怎么搞的?虽然说让你主管党政,但是也不能把军队的事丢在一边,你才是第九战区的司令长官!”
听了一会,章非总算听明白了老蒋说这些的意思,看到薛岳这次自作主张,虽说最后守住了长沙,但抗命不尊这点,一直让老蒋心里很不舒服。
第九战区的那些部队,可是现在老蒋手里最当打的部队之一,这些人如果不听命令,这后果就很严重了。
但是,这件事他还没有办法指责薛岳,只能拿陈诚出气。
原来,39年初起,陈诚将第九战区司令长官一职交薛岳代理,留下参谋长施伯衡驻衡阳,自己仅带参谋处长刘云瀚等少数人到重庆,主持政治部、三青团和国民党中央训练团工作,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政治上。
但蒋介石也没有让他脱离军事。而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因和蒋介石关系一直不睦,很多事情,也请陈诚从中转颊。
武汉失守后,蒋介石认定日军必攻长沙,因而造令薛岳,先发制人,陈诚也有诱敌深入攻长沙的计划,但日军并未发动进攻。
1939年4月末5月初,陈诚协助薛岳指挥反攻南昌失败。1939年9月中旬,日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海军、陆军及特种部队,从鄂南、赣北和湘北三路会攻长沙,蒋介石命陈诚由重庆飞往长沙,协助薛岳指挥作战。
行前陈向蒋请示“守”与“不守”两个方案,蒋批“不守”。29日,陈诚和白崇禧抵株洲县,将蒋的“不守”意见告诉薛岳,薛不以为然。
29日一夜之间,陈、白命薛退出长沙的电话有9次之多,薛终不听。陈诚最后也同意了薛岳坚守、反攻的意见,并报告了蒋介石。
10月初,蒋介石电令将第九战区一分为二,湘江以东仍为第九战区,以薛岳任司令长官,湘江以西为第六战区,以陈诚为司令长官,共同指挥湖南对日作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