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一步撤离曼德勒的英军,并没有因为他们早一步撤离就安然无事,在日军指挥官的眼里,不得不说,他们对英军的重视相比于远征军来说,重视了很多。
所以发觉后日军这边马上采取了极为迅速的应对措施,他们本来准备进攻曼德勒的55师团,突然放弃这边,而是直接绕过这边,追向了英军。
从曼德勒到密支那只有一条单线的窄轨铁路,车厢很小,运输能力十分有限。
英军的主要撤离道路就是选择从这边,英军指挥部人员昨天晚上乘火车出发,走出不到30公里就与另一列火车相撞,造成了铁路运输的中断。
这样一来,他们的速度就被无形中的被延缓,英军沿着尘土飞扬的公路,或乘车,或步行,仓皇向北撤退。
大批逃难的英国人、印度人和缅甸人,夹杂在溃退的军队中间,显得一片混乱。
而听到英军这边已经主动撤离的史迪威,马上从这边机场紧急调了一架运输机,带着几个参谋人员去追赶英军指挥部。
北撤的路上经过耶乌时,他去了设在那里的英军司令部。
司令部已人去屋空,只有几名下级军官在那里手忙脚乱地清理物品、焚烧文件。史迪威找到一名军衔最高的上尉,向他询问英军的去向。
“我想,我们的人都已经走了。”
那个上尉失神的眼里显露出内心的惊慌失措。史迪威忙让他用电台联系总指挥亚历山大。
电报还是很顺利的接通,听到史迪威的责问,他回答根据目前形势的发展,他们不得不提前退到印度。
但是亚历山大回电答应,同意为接应对方军队撤往印度进行准备。
史迪威没有办法,不过对方既然答应了这点,也是为远征军安排了一条在万不得已情况下的最后退路,还是多少有些收获的。
但是,亚历山大和史密斯总督虽然表示可以接受对方军队入印,却坚持要按照所谓“国际惯例”,以“难民”的身份进入。
史迪威很明白,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做的实在太绝、大损,对方根本不会答应这样的苛刻条件。
远征军这边,按照最坏的情况,也要固守缅北三角地带,确保印度至昆明的空中走廊和由英帕尔经密支那到云南腾冲的中印公路。
如果万一缅北不守,便由密支那撤回国内,那里有一条公路通往云南的腾冲。
但是,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在远征军的撤退路线以东,占领腊戍的日军第56师团主力正沿着一条平行的路线,向八莫和密支那疾进。那里已经没有任何阻击部队,日本人如入无人之境。
如果日军赶在远征军之前占领密支那,那么缅北就会变成一个可怕的死胡同。北面是号称“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脉和横断山脉,西面是人迹罕至的野人山,东面则是高黎贡山,那里是一块插翅难飞的绝地。
史迪威匆匆赶回了远征军这边的指挥部,
谈了在万不得已时将远征军撤往印度的想法和与英方交涉的情况。
听完之后杜聿明却严辞拒绝,也很为这些英国人不耻,刚才救了他们一次,现在转眼就这样对自已这边,先一步撤离把自已这边卖了不说,还提出这样难以接受的条件,
“我们一定会把部队带回国内!”杜聿明慷慨激昂的说出了这句话,“同时,我们也相信,日本人是挡不住我的路,即使万一不行,我等宁肯弃车上山打游击,绝不去印度当******什么难民。”
如果说开始他们对章非的计划还多少有点顾虑,现在听到这些话,反而激发了这些军人的血性,坚定了他们的决心。
日军突然分兵,对还在曼德勒的章非来说,却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本来,他们就是担心日军的兵力优势过大,这样很容易一下就把他们的防线冲垮,但现在少了一个师团的兵力,章非这边一下就减少了很大的压力。
现在日军的飞机的轰炸几乎就没有停止过,曼德勒到处火光冲天,爆炸声不断,这些轰炸,日机因为找不到很显眼的目标,对这边守军来说,却没有造成多大的影响。
三天过后,日军进行了一次小型的试探性攻击,三十多辆坦克摆在最前面,在飞机和大炮的火力掩护下,日军出动了一个大队来进行地面进攻。
日军马上碰了一头包,这边早以等着日军到来,章非这边,其实说来并不怕日军出动这样的地面进攻,怎么说呢,地利就不去说,日军的武器和装备,其实攻坚没有多少的优势。
这个优势,是在现在防御体系对比上来说的,这边的轻重火炮组成的火力,就能让日军好好的喝一壶,日军这边除了他们有空中优势外,在这些地面部队上,他们好过对方很多。
英国人丢下了那么多的重炮,虽然说多数是一战时的产品,但也架不住数量上实在有点多,这边守军,邱清泉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怎么去面对日军的进攻。
他们辛苦了这么多天,把这些大炮从炮台上面拆了下来,转移了位置,重新布置出了一道非常强大的火炮防线,这样避开了日机的轰炸,基本没有遭到什么损失的情况下,对上这次进攻的日军,那个威力,看得这边的部队都有点为日军难受。
日军一进入他们可以攻击到的位置,那是真正的千炮齐发,而且有很多是重炮,日军一千多人,加上那些战车,在这一连串的攻击下迅速的全军覆灭。
这是真正的全军覆灭,这么密集的炮火,那些卯足了力气正往前冲的日军,一下被火炮的爆炸全面覆盖,如此密集的炮火中,想后撤都来不及的。
日军这边的指挥官看到进攻部队这么迅速的被消灭,他们吓了一大跳的同时,这个时候也不敢随便发起地面攻击,对面的火力实在是太过密集。
这边既然防御如此严密,日军这边发觉这点后,连试探都没有再继续,他们采用了另外一种进攻方式,就是天上炸,地面用大炮和对方对攻。
随着日军这边的调整,日军飞机更加频繁的出现在曼德勒的上空,前线阵地,炮火几乎就没有怎么停止过。
如果这样拖下去,最后还是日军这边优势很大,因为日军的补给线很完整,章非这边却不行,他们炮弹打掉一发就少一发,到后面,就只有一个结果,弹尽粮绝!
这还不说日军56师团的情况,他们结束那边战斗后再从侧翼过来,这边迅速成为了绝地,这个情况,章非等人心里是非常清楚的。
现在的关键,还是杜聿明这边,能不能迅速取得优势,打破日军的堵截,只有那样,章非他们的形势才有大的改变。
但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这点,章非感觉很没有底,而这个时候,日军因为分兵的原因,让他们这边出现了一个很小的机会,如果能主动出击,把日军这边打开一个缺口,最少后面他们的压力就没有那么的大。
“现在局面上虽然很平稳,但是越到后面,我们这边就越发艰难,而日军这边,随着他们后续部队的赶到,就会变得更加的强大,与其这样,我认为我们可以主动一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