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年春天,东条英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小说族
山本之死,新几内亚吃紧,甚至动摇到了整个日本本土的防御圈。这样接二连三的情况,虽然糊弄了日本民众,但是上层了解内情的那些人来说,引起了他们的政治反应。
集权于一身的东条英机,并不是每个人都信服他的,虽然他的宪兵政治镇压了很多对手,但是,却没有办法消除这些反对者。
这里,有个小集团以一些资深的政客和海军将领为首,他们想要通过谈判来结束战争。
其中包括了三位前首相:第一位是冈田启介海军大将,他在1936年躲过了陆军暴动者的杀害;
第二位是近卫亲王,他就是在30年代后期军国主义者力量上升时被他们所操纵的那位老好人的贵族;
还有一位就是米内光政海军大将,他反对日本和德国结盟,而且怀疑日本是否有能力来进行与美国、英国之间的战争。
这些人从很久以前就达成共识,认为走向和平的第一步就是东条英机辞去首相职务。
他们将采取一种真正的日本方式来完成这个任务。在整整一年的时间内,他们小心谨慎、迂回曲折地活动着,以防引起仇视或者纷争。冈田启介就公开这样发言:“由于在战时的情况下发动一个公开的行动来推翻内阁是不可能的,最好是东条英机保全颜面地离开首相职位。”
2月份,这些元老们会见了东条英机,并且指责他没有说实话,告诉大家日本在大战中究竟有多大的胜算。
随后,近卫有意将话题转到了他们的小集团对东条英机的不满上来,他的话十分有效,以致当东条英机出现在帝国议会里时,迎接他的是一片沉闷,而不是通常的掌声,这就暗示着马上就要有一个巨大的麻烦在等着他。
冈田启介现在就像一个柔道高手那样,借力打力,利用东条英机的力量来打击他。
海军大臣岛田繁太郎是东条英机的密友,正是由于他的领导,海军才没能反抗陆军在国家政策以及战争指挥中的独裁。但是如果能够说服或者逼迫这个关键性的高官辞职,那么东条英机的内阁也就垮台了。
岛田繁太郎由于屈从于东条英机而被其他的海军将领所歧视。他分别单独会见了冈田启介和伏见亲王,两个人都劝他为了海军和国家的利益而辞职。
但岛田不为所动,而劝伏见亲王告老休养,好自为之,而东条英机则召见了冈田启介,警告他要么停止活动,要么等着“麻烦的后果”。然后东条英机就去找天皇最亲近的顾问,掌玺大臣木户幸一,寻求他的支持以加强内阁的力量。
木户幸一在1941年曾经帮助东条英机登上首相宝座,因此东条英机很肯定他会制止冈田启介的煽动性活动。
但是令东条英机大为震惊的是,木户幸一和冈田启介在一起密议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了。
木户幸一对东条英机说岛田繁太郎应该退休,而东条英机本人也应该放弃首相职位去当他的陆军总司令,并且吸收更多的资深政客进入内阁。
不过这次准备推翻东条英机下台的计划并没有实现。
还有一个人的意见让这次计划彻底破产,这个人就是他们的天皇。
东条明白这些人的阴谋之后,马上面见天皇,并以退为进的要求辞职。
天皇当即制止了东条,并亲自出面找了一些人。
正是有天皇的力挺,东条这次危机就这样过去,但是却为此埋下了祸根,同样,天皇并没有让东条去动那些反对者。
他这是为自已留一条后路,即使天皇裕仁,这个时候也没有了必胜的信心,他要为自已和整个日本留一条后路。
山本五十六的死,他的那个计划就实行不下去了,但是,新几内亚的战斗还并没有就此结束。
而更令日本人想不到的是,美国人的全面反击还没有到来,缅甸,却最先拉起了一场反击的号角。
南方的春季,雨水几乎没有怎么停止过,今年更是如此,杨楚一夜没睡,精神还好的不得了,这位好战份子这段时间都闲的发霉,没有想到,上面突然会下达这样一份命令。
“楚中,去问下,部队都到什么位置了?”
“师座,三个小时之后可以接近日军前锋部队。”参谋长夏楚中打了一个电话后,稍微算了下说出了自已的判断。
“好。”
两人互相看了眼,都压制不住脸上的激动。
日军第五十六师团算得上老冤家了,双方交手多次,杨楚他们还没有输过一次,心里上就有很大的优势。
更别说现在部队的装备,如果和几个月前相比,他们现在更强大了很多,单是装甲营这支新的部队,就是日军没有的。
“师座,我们那位司令这次魄力可真够大的,直接兵分三路,针锋相对。”
“司令的想法我多少能猜到些,我们不是打不过日军,而是不想去和对方打消耗战而已,这次很可能和英国人插手这边有关吧。”
“他们说你是莽汉,呵呵,没有想到你看得还真够明白的。”夏楚中摇了摇头。
杨楚等人并不清楚,章非这次能做出这个决定,其实很多因素,而其中最主要的,还是美国的态度。
吴存枝的死亡,这些本地武装被日军迅速击败,章非开始还以为是日军的关系,但是后面发现的一些情况,让他看到并不完全如此。
这让章非重视起来,随着调查越深,真像也慢慢露出水面。
发现这后面有英国人的影子之后,章非不知道说什么好,对方这样做,等于帮了日军。
他稍微一想,就知道这些英国人在担心什么,不过考虑到自已现在的情况,和重庆那边商量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就是史迪威也解决不了。
朱亮提议,这样搞下去不行啊,干脆把这件事给闹大点。
章非一想也对,如果说现在他们离开缅甸,最不愿意看到的,还是美国人。
很简单,如果章非这边撤离,到时这边的日军就能迅速投入到新几内亚战场,对美国的压力就大了不知道多少。
别看章非这边这段时间没有和日军打,但他们的作用非常大,尼米兹和麦克阿瑟都心知肚明的。
所以尼米兹接到章非来电后非常紧张,他考虑了一下,把这份电报马上发到了华盛顿。
美军高层一看这份情报,就知道英国人在顾虑着什么,这时美国高层很是恼火,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之后,总统亲自给丘胖子去了一份措辞很严厉的电报。
英国现在根本离不开美国的支持,而且这件事,英国上层根本就不清楚,都是下面单独做的。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作出决定,把章非这部直接转到尼米兹手下,这和以前双方共同管理不一样,这次是完全接过了管理权。
第二天,重庆那边就接到美国的通知,对此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同意。
直接划到尼米兹手下,对章非他们最大的好处就是后勤补给全由美国人包掉,而且章非又单独的指挥权,这是和美国协商好的,他们以盟军的身份,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猜疑。
现在章非摇身一变,变成了盟军缅甸战区司令长官,属于太平洋战区。
这个身份的好处就是,只要进入缅甸的盟军部队,都要受到章非的管理,不管是美军还是英联邦军队。
英国方面表示大力支持这一决定,重庆方面也表示完全赞成。
其实,英国人心情并没有如他们表现的那么好,章非冠上这个司令的职务,英国就没有机会去插手这里面的指挥权,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很好的配合。
重庆这边却暗中偷笑,知道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之后,听说委员长几天都笑个不停。
现在美国那边来的物资都是靠驼峰航线运输过来的,英国人对这些物资上,卡了很多,他们一直没有办法,虽然现在天天增加,但是离真正需要的目标还差好大的距离。
按照先前说好的分配原则,章非这边的补给就占去了一大部分配额,现在这样一搞,等于章非这边完全属于盟军内部的配额,完全不用占重庆这边的。
如果说这个是其中一个原因,那么第二个就更为重要,既然协商好要继续增兵缅甸,到时只要把章非的编制扩大点,远征军划拨多一些到他们那边,物资方面就能赚到一大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