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前世有个不足为外人道的“小梦想”——在山岚云水处,搭个草庐,筑个山斋。就那么远离尘嚣地隐居,冬看雪夏听雨。
诸位看官至此,就知陈寿这人有点迂腐。他念书期间,受了长辈影响,学儒家理学,整个人一本正经,浩然道貌。后来经历一些人和事。发现不能沉迷这种身心应对事物的模式,就去取经王阳明心学,后又广泛涉及诸子百家学问,佛道之理。整个人方才开朗起来。
这一世,陈寿有条件有时间,就用法术,精心筑造了一座草庐。草庐占地三亩,背阴向阳,四周篱笆墙,开一扉柴门。
院子里有一块药圃,几棵虬树。
一座日晷台,陈寿说是作观星象天气用,实则主要是晒衣服晒草药。
还有就是几座主建筑了,草木泥石结构,因为这个异界,没有竹子,至少在桑林没见过,陈寿就用“植物变异术”,“生长术”,将一种翠绿色,柔韧而空心的蒿草,变为“竹子”,效果还不错。
山斋,乃是坐卧歇息,读书处。
丈室,作闭关密室用。
药房,有内外两间,内间炼药,外间或给人“看病”。
陈寿一般出诊,带回来看,就“实验”意味更浓。
厢房偏室,作杂物间和预备客房。
最后还有个浴室。
陈寿草庐,整体是按唐宋风格设计的,汉唐韵味,晋魏风流,简洁朴素,没有一点胡夷之风(主要是指满清与倭式)。
此刻,丹房外间,雾气蒙蒙之中,只见有一人高的大木桶,放在一座土灶台上,灶下火已经熄灭,木桶中的药汤还热,其中人未醒。
“克伦鲁,竟然被下了毒!”陈寿皱眉骂道,“我太大意了,以为是普通的跌打损伤,就用了舒经活络通气血的药物,唉,这下可糟糕了!我还从未治死过人,这回,好不容易有个实验对象……”
陈寿一边皱眉,一边嘀咕。围着灶台,走来走去。
原来,陈寿将克伦鲁带回来后,起先就预料他,内外受损,兼之气血两虚。
心里面想着,预备试试那些新药。
人被某种情绪控制,做事就容易失察。
回到草庐后,陈寿给克伦鲁正了骨,又用针灸通了他的肺经。
待其清醒后,克伦鲁就纠缠陈寿学“泰吉”,然后,把他和格鲁因的打斗经过,一一告诉陈寿,又问了几个关于武技的问题。
这么一折腾,陈寿也就忘了“问”和“切”,没有仔细检查克伦鲁的身体。
大概回答了克伦鲁的问题之后,又将那本《角斗十四士画卷》扔给他。
就匆匆走到内室,给克伦鲁配药去了。
丹房内室中,只见中央,有一个两人高左右,粗若缸瓮,状似葫芦的陶制器皿。
这器皿,竟然能上下左右,颠倒旋转。这丹炉,是陈寿按前世记忆所铸,费了不少时日和精力。
目前,陈寿用丹炉,主要是炼些黑火药,作烟花。炼些朱砂,画符篆。这几十年来,符画了无数张,但是没有一张能什么有效果。
陈寿还乐此不疲,辰州符、闾山符,翻来复去的画,但除了当柴烧,一点没用。
唯一的感觉,就是画符时,心越来越容易静下来。
“就当写字画画,抒发情怀了!”陈寿自娱自乐。
丹炉左侧那堵墙,有一排大药柜架子。
上面有一个个小抽斗,药斗上面都有汉字标签。红色标签代表确定了药性,就尽量复制前世有同类药性的药物名称,以便使用,并且是炮制好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