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灵魂”的频率(二)
她马不停蹄地将“夏峦襄”另一段至关重要的论述——关于“生命常数”叙述的特征频率矩阵,通过伺服系统输入“蛋白质”。从表象上看,“蛋白质”的颤动没什么异样。但不一会传过来的数据,经放大后明显地可以看到“颤动”的波形变得复杂而丰富多了。
最后一个环节是将“蛋白质”现在的这种颤动传导记录下来,进行频谱分析,按两种载波进行分解还原。
一切完全像夏珊珊先前考虑的一样,“蛋白质”果然是以肽平面在一定的二面角范围内进行电磁与机械的复合振动。并分别将夏珊珊两次输入的两种不同信号,加在不同的载波上。通过这种动态的复合振动方式,完美地“舞蹈”出两次输入的准确信息。按照这一方式,从理论上来说,即使振动的二面角范围很狭窄,也可以加载无限的振动信息,从而实现记忆体的无限容量。
当然,生物体的记忆并不是无限的,所以只要生物体本身具有足够的频谱分析精度,那么,实现生物体必须的记忆能力与容量,便完全可以实现。
夏珊珊认为这种原理,简单到高中学习过的波叠加原理就可以解释了。
至少,这为人的性格、习惯等方面的遗传,找到了物质基础。
还有这段时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各种异象,至少通过实验找到了理论的最基本的支撑点。她认为,她已经在和灵魂此刻的夏珊珊全神贯注,就像进入了一个异元世界一样。她要立即将获得这个实验支持的理论,梳理出一个头绪来。为自己更为大胆的想法和假设,做好进一步的实验准备。
她铺开纸,郑重地写下:
《生命学大纲(一)》提纲1、被压缩的人体祖先记忆体——蛋白质——肽平面的复合振动——波叠加原理——无限记忆(已解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