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的爱情,就像衣服破了,总是先想着补。
2003年,裴志坐了一天一夜的绿皮火车前往山城,两人重归于好,决定南下打拼,留下三岁的裴毅翰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裴老爷子寄了两万块钱支持他们下海经商,就当时国内的经济情况来说,这并不是一笔小数目。
裴老爷子,已经快要步入花甲之年,裴家真正的顶梁柱,曾经是加耳市第二人民医院科室主任,甚至差点成为副院长,可惜老爷子做事一向宁向直中取,不在曲中求,脾气大,在一次重要会议中与院长起了争执,升职一事最终不了了之,退休后在村里过上了农耕生活,因为管的一手好台账,在村里也算德高望重,哪家哪户有红白喜事少不了要请他出山,大家见了都会叫一声裴会计,加上每个月2000多的退休金收入,也算得上是衣食无忧。
当时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很多家庭负担不起学费,小学毕业就开始从事农业生产的不在少数,裴老爷子勉强读完高中,考上了大学,家里却再也负担不起读大学的学费。
膝下一儿一女,小儿子送去当了兵,大女儿在加耳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工作,算是接班人。
大女儿后来嫁给了加耳市第一大化工厂的一名车间主任,两人一起努力,很快就起了新房。老人家对女婿十分满意,经常赞不绝口。
小儿子裴志却是不思进取,还染上了打牌抽烟喝酒等诸多坏毛病,领导多次写信回来说明情况,要把他退回来,老爷子连夜写了几封信,写的都是提前安排回来会影响儿子一生的前途,会责令其改正,请领导体谅之类的。
年幼的裴毅翰看着爷爷挑灯写信的背影,头上的白发好像多了不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