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客户的路上还在想,写东西真的是挺好玩,关键可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今天情人节,怎么说?刚看了眼微博,足球也地震了,从小就爱踢球的我,写点跟足球有关的故事吧。
第一次接触足球大概八九岁的时候,爸爸是生产资料的副总,妈妈也在农电上班,那会的家庭条件还可以,爸爸爱看意甲,我就跟着看,爸爸奖励的小足球,天天都踢,开始在院子里踢,后来和邻居小孩在胡同踢,踢坏了,瘪着也踢,因此总被邻居老郭太太投诉,嫌我太吵。
我买的第一套队服是尤文图斯的黑白条,刚买的时候睡觉都穿着。初高中除了学习就是踢球,学习在我们县城排到十几名,尤其数学,几乎每次考试都满分,这套队服就是高一有一次进了年组前十,爸爸花了三十块的重奖,因为双下岗,此时家庭已是负担重重。第一场正式点的比赛在高二,我读的高中是县城重点高中一中,还有一所普通高中二中,每个年级都有一个俄语班,我们都是最后一届俄语生,高考只有我们两个班混合在几个考场。二中俄语班的同学,高二下学期开始每周都组织跟我们班踢友谊赛,他们班女同学可多人都去当拉拉队,不管谁进球都会呐喊鼓劲,大部分人都没记住,只记得场边总站着一个短头发默不作声的姑娘。
我的高中同学丛,他的亲姐是二中俄语班的交际花叫婷。踢的次数多了,有天晚自习好奇的问了丛一嘴
“每次都来看咱踢球的短头发那个叫啥名啊”
“你自己问呗”
“你把这个给你姐,让你姐给她”我只写了一段话,就把纸折了起来给了丛:每周都能见到你,能认识一下吗?
第三天丛带回来一个精致的卡片,卡片上写着:我叫刘丽,很高兴认识你,你们还跟别的班踢球吗?
我们就这样隔三差五的通过丛和他的姐姐相互书写着懵懂。从折纸到信封到最后她编织的一个个各式各样口袋,都承载着鼓励与渴望。高考我考到了BJ,刘丽考到了吉林读专科,我们仍然探索者前行,直到大三。
话说回来,大一进校门选兴趣社团,我当然选的是足协。体育课选专业,自然也选的足球,第一节课。特英俊一看就是足球运动员的老师点名,点到我的时候说了一句
“诶,咱们学校什么时候有的这个系,这个专业有什么用吗?”
老师无意的一句话被当时的我过分解读到了,工科大学学数学,又是新的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现在想想没什么,可当时偏执的认为:没被瞧得起,没用。再加上专业课的老教授们用夹杂着各地方言蹩脚的普通话讲的课,有的真是听不懂说的是啥,越听越闹心,而且不像以前,没有人在身边管着,也没有好的牵引,慢慢的放弃了对大学一切美好的向往,开始逃课,开始踢球,开始沉迷游戏。
大二那年我们年级队队长,也是我们学校足协的主席,湖南人,性格火爆,领导力属于统治级,我们都叫他主席,每天都组织我们踢球,训练,周周都有比赛,还挺正式,都带裁判那种。有场比赛约了东南亚留学生队,对手个子普遍都不高,但脚下动作很灵活,配合也好,我们总有大段时间摸不到球,这会就听主席喊起来了:“MGBD,都给老子上点动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