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节 乐的最大特点是和(1 / 1)

加入书签

《乐》中的兼指诗、歌、舞者,但要以论音乐为。《乐》认为,音乐是过声音表现情,情来人对现生活的映:大音的产,都是于人类能够产思想感的心;类思想情的变,是外事物影的结果;受外界物的影,人的想感情生了变,就会声表现来。所乐,是音所构的,而本源乃于人心于外界物的感

破了以认为乐上天赐或神圣造的说,《乐》认为,外界事的变化使人的感产生各变化,乐则是种感情化的表。这种于外物发的声,并不是乐。音并非种,其有同有;同声应,异相杂,是产生综变化;把这种综变化声按照定的规表现出,就叫歌曲;些歌曲照顺序以演奏,再加上舞和文,这就做乐。

这就是,发出的声音,要能按宫、商、角、徵、羽排列化,形高低抑、有节的音调,才能称为乐。照一定音调歌、演奏,并举着牌、长斧、鸟毛、牛跳舞,就是乐。审定一基调来调和之,再配各种乐表现其奏,使奏合成乐章。

乐的最特点是,《尚》中早有“律声”、“八类乐能够相和谐”、“神和通过诗音乐可交流思感情而协调和”的思。郑国史伯提过“和律以聪”的思,认为多声音异相和能构成听的乐。孔子出“乐不淫、而不伤”,强调感和理的平衡谐。《记》继和发展这一思,认为“最高尚乐像天那样的谐”,“地气上。天气降,阴相互摩,天地互激荡,雷霆来动,风来滋润,四季交循环,语日昼照耀,是万物生;圣依此制,可知是体现地之和的”。乐犹如阳相摩、天地相、风雨动、日光照、化兴焉样和谐妙。和而不互损害,是乐的神。

《乐记》为,音可以表情感。所表达,是感的不可易;礼表达的,是道理不可变;乐强调和同,礼强区别差;礼和的学说,贯通了部人情。音乐和蹈,是人快乐,这是的常情,不可以少。音是人感的表现,音乐离开情感。人生在,谁能有感情,因此人都需要乐,乐人情所能避免天生的感的表

是人情的表现,情感能响音乐,音乐能响情感,所以不的情感以从不的音乐表现出。引起哀的情时,发焦虑急的声音,引起快的情感,发出畅和缓的声音;阴气愤的情感,发出暴严厉声音;起敬重情感时,发出直庄重的音;引慈爱的感时,出柔和声音。上六种感和相的六种音的变,都不处于人本性,是感于发出的,引起哀、乐、喜、怒、敬、爱等不的情感,不同的感用不的声调现出来。

反之,由于人人之间感情是通的,此表达同感情音乐也影响听的感情,引起听的共鸣。《乐记》说:人有感情动和认的本能,但喜、怒、哀、乐的变是无常,受了观外在物的影,才能成主观在的情和认识。所以当弱充满虑的音流行时,人们就生了忧忡忡的感;当畅、和、缓慢、平易,容丰富又鲜明奏的音流行时,人们便到安康快乐,粗壮、严、猛猛落充激愤的乐流行,人们能刚强有毅力;当庄重、正直、诚的音流行时,人们就生严肃高的情;当舒、洪亮、流畅、和的音流行时,人们就产生慈的情感;当邪僻、散乱、邪的音流行时,人们就产生邪的情感。

由于乐是感的体现,而感情有个体征的,以音乐人的性能产生大影响。《乐记》列举了国、宋、卫国、齐国不特点的乐对人志和性的影响例子。国的音很复杂,使人意放纵;国的音很抚媚,使人意消沉;国的音很急促,使人的志烦乱;齐国的乐很古,使人志傲慢。以上四音乐,是用声丧志来害品德。所以不登大雅堂,祭时当然能用这音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