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通常一两银子折合一千文铜钱,又称一贯钱,就只可以买到二百斗米。但是在黔州一两银子却折合八百文铜钱。很多人都看到了商机,到长安用一两银子换取一千文铜钱,在拿八百铜钱到黔州换一两银子,中间的差价就是二百文铜钱。五两银子就可以赚到一两银子,真的是暴利。这也是为何到了唐朝后期通货膨胀严重的原因,原本五文钱就可以买到一斗米,后来就变成了十文一斗米。甚至二十文一斗米的惨状。
在前厅看到了许久未见的掌柜,比上次见时的状态要明显好了很多,虽然同样是满头大汗,但这次不同,应该是被包裹里的贯钱累的。
“殿下,我当天回去就想通了,决定第二种选择,这几日一直在变卖物产,才凑够二百贯钱给您送来,以后老朽的身家性命就都托付给您了。”
“用不上你的性命,只是生意而已,既然你选择了第二种,那方子我暂时不会给你,到时召几个厨子,我会亲自教他们,我这几日让平安在城内择了一处位置,一会儿你随我去看看。合适的话就直接买下来,作为你我在城内的第一家店铺。只要店铺开了起来,你的二百两贯钱我相信不超过月中就都回到你手里。”
阎泽现在想要在这里大展宏图,最缺的就是启动资金。在看到掌柜后,临时改了主意,虽然现在府上的急需金钱,但省一省还是能过的下去。之前自己一直在考虑李承乾应不应该站在台面上,会不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毕竟历史中对李承乾被贬黔州后的两年,所有的生活都没有详细记录,只有简简单单的四个字:郁郁而终。
但现在的他并不担心了,除了县府和当日面馆里的人知道自己这个皇子身份外,其余百姓并不知情,黔州城内的府邸除了一个威严的李府牌子外,百姓根本不知道里面住的是什么人。
“见了几次,还不知掌柜姓甚名谁?”阎泽拿起应茸刚送来的清茶,细细品尝了下,唐朝的茶他是真喝不惯。不过既来之则安之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老朽袁明安,剑南道乐至人士。”
“嗯,这里是契约,你先看看。”
对于唐朝的文字书写,阎泽根本看不懂也不会写,总不能逼着他写简化字的契约吧,所以就让平安代为书写,倒是很放心他不会乱写。
契约:
现甲方以家常鱼面制作方子以二百贯文钱卖于乙方
乙方在未经过甲方同意的前提下不可将鱼面制作方子赠予、售卖、告知他人
甲方以二百贯文钱入股乙方饭馆
占六成分红以每月底结算
其余四成归乙方所有
期约限期终身如非甲方同意不得擅自解除契约
甲方:李乾程
乙方:
贞观十六年
在写这份契约时,阎泽让平安去了县府,借阅了很多存档的契约来进行参照,却发现唐朝的契约和后世黑心合同有着惊人的相似。所有的利益全都是偏向有权有势的一方,而另一方完全没有任何人权可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