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
莫言四海皆兄长,骨肉而今冷眼看。
这一首唐寅的《败荷鹡鸰图》,看一荷一鸟,看一片野田,看一场寒露,一旦世态骤变,冷暖最痛切处。
公元前455年,寒露。
智瑶率三卿大军兵临晋阳城,与赵氏家主赵无恤一番口齿辩争落于下风,恼羞成怒。
次日,三卿大军调动,一声鼓响,三路大军并列而出,这之后各式攻城器械也陆续出了大营。
首先出来的是十二辆冲车,也有称其为‘对楼’。这冲车四对木轮,车高约6米、宽6米、长4米,两层分配,外披牛皮等坚韧之物以防弓箭。这冲车,底下一层,乃是人力推动之用,三排二十四人推动,上面一层则为十六名攻城将士,以及攻城兵器,弓箭,长矛等物。
随后出来的四辆轒轀车。这轒轀车却为四轮无底车,上蒙牛皮抵御城上箭矢,一车可藏十人,人在车中推车前行,另外将士人手一锸,一锄,此车却是用作掩护将士抵近城墙,进行攻击城墙作地道。
这之后,二十辆抛车也跟了出来,上装机枢,可弹发石块。那飞石重约八斤,通过机发,可以飞射二百步远。因击中后发出声如雷震,也有人称其为“霹雳车”。
再之后,便是钩援队伍。这钩援,其实就是攀爬的梯子,数人抬着一架,鱼贯而出。
为了攻打晋阳城,智瑶做足了准备,这些攻城器械都不是战时才备好的,而是早早就备好了,这次前来便一起带了过来,否则光准备这些器械都得两三个月。站在城墙上远远的看到这些攻城器械,赵无恤心中直想骂娘,只是苦于身份,脏话不好出口。
看着眼前的4丈高的城墙,再看看身后6米高的冲车,智瑶此刻却也有一种想骂娘的冲动。这赵简子怎么建了这么高的城墙,寻常城墙有个6米高就已经很高了,他这却翻了一番。
智瑶却是不知,这晋阳城墙之所以有这么高,却是尹铎的功劳。晋阳城原本是中行寅所属,后战败被赵氏所得。当年赵简子赵鞅派董安于为邑宰,尹铎为主持,王成为主管,开始修筑晋阳。尹铎曾问赵简子,是让晋阳城成为提供赋税的城邑,还是作为保护的屏障呢?赵简子说要将晋阳城建成固若金汤的城池,日后赵氏若有难,晋阳可为最后庇护之所,但赵简子又提出要削去50年前中行寅建城时所造的围墙。尹铎出于赵简子是要将城建为护族的屏障,便没有听从他后面的要求,而是从长远利益出发,在中行寅所建城墙基础将城墙增高了许多。赵简子发现后勃然大怒,认为尹铎对自己的命令阴奉阳违,扬言要先杀尹铎而后进城。众大夫急忙劝说赵简子:“放松警惕是招祸的根源,尹铎不听大人的话是对您的忠心。他曾说,‘思乐而善,思忧而惧,人之道也。’高筑城墙可以使人时刻警惕,防备万一,有何不好呢?”赵简子听后猛然醒悟,乃以尹铎立了军功而嘉奖他。
这若真要依了赵简子的要求,推平原城墙新建,充其量此城也就为6米高。这也正好是那冲车的高度。
联军中的这些攻城器械,对守城士兵杀伤最大便是冲车和抛车。只是这冲车高度相比晋阳城似乎太矮了,抛车也有些力弱。
粗略的介绍下晋阳城,便可对晋阳城构造有个初步的了解。这晋阳城所处盆地四面环山,中间低平,汾水自北由东而过,城北缘有一人工湖泊,方圆二十余里,当地人称其为“晋泽”。这晋泽却是当年赵氏心腹家臣董安于建晋阳时,为巩固城墙所挖泥土而成。由此可见,为了修这城墙,耗费了多少土石。这城青石砌基,夹板夯土筑墙,墙内加荻、蒿、楚,使其坚固。墙基厚丈余,高4丈。晋阳城四周各开一门,青铜龙饰城门。城四周开挖壕沟,犹如一道护城屏障。城内有宫室、家庙、粮库等。宫室建筑的柱子均为铜铸。晋阳城墙体内为什么要加荻、蒿、楚之类的植物?宫室柱子为什么要铜铸?一方面是为了坚固,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了备战。当时晋国规定,卿大夫不允许拥有武器,否则,要犯灭族之罪。有过下宫之难的赵简子,心中对赵氏存亡始终存有不安,为了防备不测,便和他的家臣想出了这种办法,一旦有人攻打晋阳,当晋阳守城材料消耗殆尽之时,这荻、蒿、楚等荆条之类植物,便可以做箭杆,铜柱溶化后可以做箭头。然而这些外人却无从获知,此乃机密中的机密。
阵势摆开,鼓声渐起。智瑶盯着赵无恤,赵无恤俯视智瑶。约有盏茶时间,智瑶手中令旗一挥:“攻城!”霎时间,鼓声大作。
那将士们得到指令,肾上腺飙升,两眼发红,齐声高吼:“冲啊!”天地间便再无其他声音,充斥着的只有鼓声、喊杀声、奔跑声。
那抛车早已放好飞石,就等将士前进到弓箭射程之内发射,好为将士破开对手的将士,减轻己方将士的危险。
晋阳城上的将士,却也紧紧的盯着下面的联军,弓已蓄力,隐而待发。
眼见联军进了射程,赵无恤手中令旗一直悬而未下。
“大人,快下令开弓啊,敌人已入射程了!”延陵生急道。
然而,赵无恤依然不动,双眼紧盯联军士兵。就在第十排联军进入射程时,赵无恤手中令旗狠狠的一挥:“开弓!”
顿时,箭如暴雨落入联军中。那联军就如春天的韭菜一般,一茬茬倒下。前面的士兵倒下,后面的士兵如视无物一般,踏着前面士兵的尸体继续前冲。
便是此刻,联军的抛车也动了起来,飞石“嗖!嗖!”的飞来,如天外流星。这一落入城上,真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所遇之物,无一不被摧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