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给朱元璋打预防针,自然是怕他们到了长安以后,父子之间会生出间隙来。
如今的次子朱樉,毕竟是大明王朝的皇帝了。
即便她与朱元璋是皇帝的父母,可皇帝就是皇帝。
还是那句话。
天地君亲师!
马氏作为深受教育的神州传统女性,其骨子里就有君之为君的概念。
即便她看似在交代朱元璋,可她心里并不像她表面一样,看起来一样的轻松愉悦。
甚至,越离长安近,马氏越紧张。
“父亲,母亲,咱们下关去休息吧!明日还要赶路。”
长子朱标,对于尽在眼前的长安城,心里也不平静。
朱标比朱元璋夫妇更能体会,他们的长安之行,或许充满了荆棘。
特别是二弟封他为一字并肩王的情况下,朱标认为长安必定将会暗流涌动。
有这样的想法,自然离不开当初朱标去到襄阳的日子。
想当初,朱元璋让他去襄阳帮助二弟的日子里,朱标就被红巾军上下排斥。
好在因为他是朱樉的兄长,红巾军上下对他还足够尊重。
可他按照朱元璋的交代,试图插手红巾军军政事物时,朱标便感受到了,他只是朱标而已!
“唉!”
“难啊!”
与朱标的担忧一样,当朱元璋看着潼关下,护送他们一家前往长安的将军后,不由再次感叹。
潼关下军队的旗帜,让朱元璋感到扎心,扎眼。
“陈!”
陈字旗!
与大明王朝的日月旗共同飘扬在西北风中的陈字旗。
其将军竟然是他当初的生死对手,陈友谅?
这让朱元璋情何以堪?
陈友谅,大明王朝前将军,官居三品,手握三万精兵。
“樉儿的心可真够大的!”
朱元璋下潼关之前,口中冒出一句酸爽。
马氏,朱标,朱棣听了朱元璋这话,不仅莞尔一笑。
他们都清楚,要朱元璋与陈友谅一笑泯恩仇显然不现实。
毕竟,朱元璋一直遗憾,要不是陈友谅拖他的后腿,他朱元璋早在朱樉建立大明之前就挥兵北伐成功了。
由此,历史必定改写。
他朱元璋……
“哎!”
摇着头,再次叹息一声,朱元璋不在言语。
事到如今,多说无益了。
然而,就在朱元璋下关后,他最不愿意见到的人陈友谅却像故意恶心人一样,来到朱元璋面前。
“重八,怎么样,青出于蓝胜于蓝吧!”
陈友谅对于朱元璋,可没有朱元璋对陈友谅一样冷淡。
毕竟,朱元璋是皇帝的老子不是吗?
虽然朱樉这个皇帝,仁厚,可他陈友谅也不得不防,曾经的老对手吹吹风是吧!
“一路走来,可对如今的大明有何感触?”
“感触颇多啊!”
朱元璋自然也是沉府极深之人,要不然也不会成就大明王朝的洪武大帝。
故而,在陈友谅笑脸相迎时,朱元璋也笑着回应道。
“是啊!”
陈友谅点着头,也感概无比的说道:“纵观整个神州,能推翻元朝后快速恢复神州繁华之人,唯有你家次子,当今皇帝一人尔!”
对于陈友谅的话,朱元璋也点头不置可否。
为什么对朱樉的评价如此高!
当然离不开赵敏这个曾经的妖女,如今的皇后。
这是众所周知。
谁能想到,曾经大元的郡主,会出卖整个大元?
只为了爱情!
显然不可能。
这是除了朱樉与赵敏这两位当事人之外,所有人的认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