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长安道路遵循六十四卦,方阵格局,讲究对称,道路横通竖直,虽然规模庞大,但是道路非常有规律,钱胤住在皇城东,而皮日休住在皇城西,几乎呈对称,皮府也是非常好找的。
谢超信心满满来到皮家官邸,心想,“只要皮日休看重我的才华,想在京城出名并不是什么难事。”
皮日休已经年满四十,脸色非常白净,典型的“白面书生”。
可能是青年时期在农村做了不少苦活,骨骼发育的很粗壮,他不像其他大儒一样有股柔弱书生气,更不像大袖飘飘,仙风道骨的得道高人,而是活脱脱一个农村壮汉的体格,但是这样一幅体格上却蕴含了一身浓厚的书生气质。
“这是个饱读诗书的儒者”,谢超看见皮日休的第一眼,心生敬意,“果然是能流传千古的文人骚客。”
谢超是武者,但是也听说过修道,修佛之人到达一定境界,会有大神通,这个皮日休不知道有什么修为?谢超差点忘记自己拜访大文豪的初衷,要询问一下修道的问题。
因为他进京赶考的时候,碰到了一只口吐人言的九尾狐,还有他小时候也见过体积大于普通老虎三倍的巨虎,现在想想,应该是头虎精了。
而且那个巨木林中有可以充饥的香甜之气,有可以挡住虎精的无形屏障。这些应该是“修仙”范畴了吧?
谢超只知道“道长修仙”,“和尚修佛”,可得大神通。这皮日休是个道士,可得问问,但是又不好直接问。毕竟如果有人直接问“谢超,你们家九龙神功是怎么修炼的,告诉我一下”,谢超肯定直接一脚就过去了。
皮日休果然如同传闻一样,性格随和,善待乡贡,十足的长者风范。跟谢超这种初出茅庐的小伙子说话没有丝毫上位者的官架子,也不因为谢超丑陋或者出生“贫贱”而有所轻视。
相差二十多岁年龄的两人竟然相谈甚欢。
谢超从小因为丑陋,饱受歧视,连进入学堂的机会都没有,见过最有文化的人就是爷爷,外公和母亲。
现在跟当代大儒谈话,内心非常激动,恨不得把心中所想全部倒出来,让对方评定评定。
毕竟他的前世知识,加上今生所学,不到一定境界的人是难以跟他交流的。
但是谢超的表现欲过头了。
见面的两个时辰,后生滔滔不绝,前辈皮日休则耐心倾听,几乎插不了话。
这情景很容易让人误以为谢超才是超级大儒,正在传道解惑,而皮日休则是初出茅庐的学生,在认真听解。
整个上午的交谈,皮日休对谢超大概有了基本的了解:有过人之才,但过于狂傲,言语之中总有“老子什么都懂”的狂气。
皮日休几次出于前辈心态,委婉劝导,免得他太过狂傲,以免做事太过高调而误入歧途。但是谢超只是出于礼貌性地点头答应,表面上虚心受教,内心却大不以为然,“老兄,你也是身体比我大二十岁,心理年龄还小我三岁呢?别总是急着教导我,你不一定比我这个千年之后的人懂得多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