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交流了一上午文学,虽然大多数时候,只是谢超在滔滔不绝表现自己。
但是皮日休偶尔插一两句,都是点睛之笔,精华所在,谢超也是受益匪浅。
“超级大儒,著名诗人,胸襟广,人品好,博文广知,文采斐然,果然名不虚传,还是不要小瞧了古人的智慧”。谢超暗赞,“比之礼部侍郎钱胤这个名门贵族之后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谢超是个乡贡举人,是读书人,也是个武者,他突然很想知道名满天下的大儒皮日休对武者的看法。
此次进京,算是他十八岁之后初入江湖。他不像其他读书人或者富豪子弟,带个书童伺候自己,也没有跟同界乡贡结伴而行,而是独来独往。
有时候高兴的时候他会快速奔行,疾若飞鸟,一夜奔行千里,非常畅快。
作为“醉死鬼”的灵魂,谢超今生对酒很感兴趣,酒瘾上来的时候,可以在酒家留宿三五日,每天喝得熏熏然,管他进京赶考不赶考。
兴致好的时候,会像飞鸟一样露宿大树之巅,眼观星辰,思考人生的意义,困了就枕着树叶入睡。真真切切体验了一把“武林人士”的潇洒如意。
但是一路入京途中,屡屡看见绿林好汉打家劫舍,以武犯禁。
武林人士是快活了,只苦了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已经够平穷了,还要被强盗搞得妻离子散。
他也经常看见江湖帮派血拼,这些武者为了一点小利益,弄得残肢断臂滚落一地,尸首都无人安葬。
这跟他上辈子看的“武侠剧的江湖”完全不一样。他心目中的江湖,武者应该是路见不平,行侠仗义的。或者是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
但是大岩朝的江湖,武者却是蝇营狗苟,只为逐利,大到谢家这种武林世家,小到山贼拦路抢劫,打家劫舍。全都是为了银子!!
谢超熟读圣贤书,又有现代文明熏陶过的灵魂,对家族暴力杀戮感到困惑。
虽然他们家的“企业宗旨”是“为民谋福,为己谋利。”也很符合现代企业精神,但是现代企业首先是不违反国家法律,不强取豪夺,不伤人性命,不灭人全家。
但是谢家的所有做法,都是以武犯禁,视朝廷禁令为无物,对待竞争者,杀伐果断,如宰牛羊,用谢老爷子的话说,“想做私盐私铁生意,就得把脑袋挂在裤脚上,做好随时被人取走的准备”。
谢超对这种“野蛮”赚钱的路子,十分不适应。
虽然谢家所做的事情,确实从某个角度来说有利于百姓。比如,一两白银只能买十斤朝廷的官盐,却能买四十斤谢家的私盐。
虽然盐的成本极低极低,一两白银四十斤私盐,利润已经高达二十倍,但是毕竟比官盐便宜了四分之一,这不是为民谋福利吗?
所以,谢超觉得他们的家族企业也是很有价值的。
但是整个江湖上的武者都这样唯利是图,是否有点不妥?社会是否“有病”?
谢超原本要起身告辞皮日休,此时脑中想到武人行径,忍不住问道“我朝重文轻武,先生对武者有何看法?”
皮日休见年轻人起身后又坐下,问了这么一个问题,沉吟半响,似乎在考虑怎么措辞,最后说道,“乱以尚武平天下,治以修文化人心。我朝中原太平盛世多年,武人早就无用武之地,逐渐被小觑,以至于现在武人地位低下,军中无建树,又不甘成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工匠,大多练武之人成为‘以武犯禁’的“社会毒瘤”。却又进一步降低了武人地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