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大年三十。
岁除之日,民间尤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清扫庭舍,除旧布新,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吃完年夜饭,最重要的就是除夕夜守岁了。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年轻人守岁,父母便会得到长寿。故整夜不睡。
下人们拿来了笔墨纸砚,围在一起兴致勃勃的让少爷作诗。
容若也不想扫了大家的兴致:“那就来一首苏轼的守岁诗。”
挥笔就写,边写边念:“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大伙儿拍手叫好。
在这团圆的日子里,众人皆乐,容若却独自悲伤,只见又自顾自的默默作了一首词:锦瑟何年,香屏此夕,东风吹送相思。记巡檐笑罢,共捻梅枝。还向烛花影里,催教看、燕蜡鸡丝。如今但、一编消夜,冷暖谁知。当时,欢娱见惯,道岁岁琼筵,玉漏如斯。怅难寻旧约,枉费新词。次第朱幡剪彩,冠儿侧、斗转蛾儿。重验取,卢郎青鬓,未觉春迟。
悦儿一脸仰慕的望着容若:“少爷玉树临风,英姿飒爽,才华横溢,又写的一手好字,真是让人崇仰!”
容若淡淡一笑,对于下人们的阿谀奉承已经见怪不怪了。
“少爷,除夕夜大家围在一起守岁,不如你教我们写字打发时间吧?”巧绣一脸期待又小心翼翼试探性的问。
容若看了大伙一眼,微微一笑:“好,你们谁先来?”
大家争先恐后,不用说,都是一些丫鬟,能近距离接触到少爷,也算是人生一个美梦了。
容若先后教了巧绣与悦儿写了各自的名字,两人心满意足的拿着写有自己名字的宣纸,到一旁练起字来。
木鱼想起老夫人的话,站在一边装作若无其事的剪贴纸,并无参与眼前的热闹。
容若目光落在木鱼身上,见她与初遇时的性格大不相同,便主动搭话:“木鱼,你过来。”语气中略带有一丝命令,让人无法拒绝。
木鱼无法抗拒容若身上的气质,放下剪纸,来到容若的身边…容若走到木鱼身后,略微俯下身子,握着木鱼拿笔的手,一笔一划的在宣纸上写着“木鱼”二字。
感受着容若手心的温度,竟有些依赖…耳后平静均匀的呼吸声,使木鱼瞬间心慌意乱,乱了方寸。
忍不住望向他那好看的轮廓,认真的样子令人着迷……
这一刻木鱼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尽管只是木鱼的一厢情愿,哪怕是飞蛾扑火,又怎样呢?
木鱼就是爱了,深深爱上了这个家世显赫,众人仰慕的才子……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庭院里的梨花也开的茂盛,洁白无暇的花瓣像雪一样,一阵春风吹来,轻轻的吹落了几朵梨花。
梨花树下,容若坐下弹琴,一曲清平乐,弹的行云流水。只是曲声总是有种淡淡的忧伤…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倦倚玉阑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软风吹过窗纱,心期便隔天涯。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心之所向,一往情深,这便是容若的痴。
而木鱼的痴,便是容若。
木鱼静静的站在容若身后,不知曲中意,已是曲中人。
悦儿说,每个人心中都有爱,木鱼不知道自己心中的感觉是不是爱。
容若一曲完毕,只听身后传来木鱼的声音:“公子心中的爱是什么?”
容若愣了一下,并没回头,只是平静的回答了一句:“心之所向。”
木鱼还是不太明白,追问容若:“那木鱼在公子心中是什么?”
容若显然不明白木鱼为何这么问,起身走向木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你如这梨花般纯洁无暇。”
木鱼还沉浸在这句话中,容若擦身而过拂袖而去。
阳春三月,知忆还有几日便嫁入纳兰府。府上提前为少爷布置好了婚房,大婚将至,府里到处喜气洋洋。
庭院的梨花树梢,一只喜鹊落下,停留啼鸣。下人听到,告知管家,管家喜笑颜开的跑去禀告老夫人:“老夫人,方才下人听到喜鹊在院里的树梢鸣叫。灵鹊兆喜,喜鹊这是报喜来了!”老夫人听闻,喜上眉梢:“好兆头,好兆头!”
门外春光大好,容若却一个人关在书房……
管家敲了敲门:“少爷请移步到婚房过目,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添置的。”
事已至此,容若纹丝不动,情绪低落,对这门婚事没有丝毫喜悦之心:“你们看着办就行了,不用来问我。”
门外的管家想了想便作罢,不再敲门。
“春花春月年年客,怜春又怕春离别。只为晓风愁,催花扑玉钩。娟娟双蛱蝶,宛转飞花侧。花底一声歌,疼花花奈何。”
管家走后,容若望着窗外,案前伏笔,如今也只有这笔墨纸砚懂自己的心事。
良辰吉日,纳兰府挂满了大红喜绸,到处洋溢着一片喜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