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清尘最近可舒坦了,躺在州府的八抬大轿里任由那些衙役抬着去京城。每到一地都有官员接待,拍马奉承,好吃好喝,捶腿唱曲,好不逍遥快活。不过他也清楚,这些人都是替皇帝卖命的,皇帝一转念,他们就翻脸。所以表面上虚与蛇委,暗地里也在不断打探,多听多看少说,趁着这一路上收集消息,自己分析,那到了京城也好有个应对。
就这么紧赶慢赶地走了一个多月,终于来到京城。以前来京城骆清尘都是混在一堆人群中,被看守城门的官兵用鞭子或枪杆驱赶着快速通过,现在倒是躺在轿子里优哉游哉的晃进去。骆清尘感觉自己恍如隔世。进京住进驿馆后不多久,就有官员前来接洽,说是奉陛下之命,近期要对所有入京的方师进行统一考试,以甄别各人能力,量才录用。考试分为笔试和操作考试。
笔试就是考一些关于炼丹及丹药的理论知识,操作就是考核炼丹制丹的方法。具体包括丹药的理论基础、丹方的药物组成,方解,不同丹药的种类及优劣,所用药物的采集、修制、配合,丹房的建设风水,丹炉的打造维修,丹药的炼制加工,炼丹及服丹中发生意外的处置和抢救等等,林林总总数十条。骆清尘只看得头大,心想,这个我懂,没人比我更懂!
于是留下考题,赶走来人就着手开始准备。要说炼丹,骆清尘已经很久没有自己动手操作了,这些年他带着小丹心一直行走在江湖上,没钱也没地方可以设置丹炉,专心炼丹,更多的是每到一地就指导当地的丹师炼丹,跟丹师交流炼丹心得,顺便买些丹药,到江湖上去贩卖,当个中间商,赚点差价。
不过炼丹这活,他们骆家要认第二,那没人敢认第一。他们骆家这一脉,从玉壶山走出来的,炼丹是刻在骨子里的,从小耳濡目染的就是炼丹和制丹,平时学习的就是练气和炼器,熟的不能再熟了。江湖上流传的好多炼丹方面的手抄本也好,书籍也罢,好多出自他们之手或出自他们之口。那些原本啥也不懂的人,就是看了这些书自学成才,为民炼丹牟利的。
哎,讲穿了,江湖上的那些炼丹师,好的坏的都是他们骆家直接或间接发挥出来的。这次皇帝要把炼丹收回官办,会收编一批水平高丹师,也会淘汰很多水平差的丹师。想到这里,骆清尘轻轻叹了一口气,为江湖上这些三脚猫的丹师未来的命运感到担忧。
转眼到了午饭时间,骆清尘草草吃了点东西,继续准备他的资料,既然在天子脚下,奉天子之命来参加这个丹药考试,那必须考出点名堂,不能辱没了先人的名望。不管未来会怎样,这次考试必须拿下。想想自己六十多岁一把年纪的人了,还要像那些学子一样赴京赶考,骆清尘自己都感到好笑。
笑归笑,功课还是要认真做的。打听到考试还要半个多月才开始,骆清尘的心里放松不少,顺便还出门逛逛,继续开启打探模式。这一打探,他才知道,赴京参加炼丹师考试的人真多,京城大大小小的客栈都被他们挤满了,不过像他这样被八抬大轿抬进京城的人还真不多,一共才6人,而且都姓骆!
据经常来驿馆探望他的官员说,这六名轿子抬进来的骆姓丹师,都是各地州府经过多方考察,听取地方意见后重点推荐的,所以才有此待遇。骆清尘想,看来自己的遭遇并非偶然,虽说自己漂泊江湖,行踪不定,可名声在外,要想打听到他的江湖事迹那可真是太容易了。官府耳目众多,一旦打听到情况,马上定位,后续一整套的流程就上来了。骆清尘不禁暗叹如今官府的办事效率真高。
关于丹师考试,坊间有传言,这次的炼丹师考试是第一届,以后年年都会有。朝廷要官办炼丹房,从京城到地方会办很多,民间的炼丹房一律取缔,以后想要炼丹谋生的,就要进皇家设在各地的丹药院学习,学制至少5年,而且还不是想学就能学的,必须通过乡试后才能报考丹药院,是否被录取还两说呢。毕业后赴京参加炼丹师的资格考试,只有考过了才能从事炼丹。当然,即便考过,也只能去设在京城的中央丹房或各地丹房工作,起初三年是不能独立操作炼丹,只能跟在年长的丹师后面学习,待服务期满考核通过,才能独立炼丹。成为正式炼丹师之后,天子还会依照服务年限叙功,将炼丹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和特聘,那可是光耀门楣的大好事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