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这次杨秀清确实是想多了,清廷知道太平军可能会沿运河北上这不假,不过由于当时的腐败,实际上此时朝廷就算知道也没有什么办法来阻止,江南江北大营目前的兵力加起来不过万人左右,而且因为战力问题,守有余而攻不足。
杨秀清看这个问题有点先入为主了,或者说高看清朝官员了。
整个清廷,也只有漕运总督杨殿邦出了一个损招——“启放各闸坝,泄尽淮水,使贼舟滞行,不能上窜,只须在两岸堵御,较易为力。若贼匪窜至高(邮)宝(应),或竟决洪湖使水下注,该匪自当全股淹没。”
奏折里说的湖水,指的是洪泽湖和高邮湖。
目的很明确,就是想水淹太平军,不过准确来说,太平军如果沿运河行动的话,那肯定军队是多为水师,损失不会太大。
真正遭殃的,只可能是普通百姓。
战场如棋局,一招错,满盘皆输。
不久后,刚刚升任才几天的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以及后来杨秀清特意加的春官副丞相吉文元,以三人为主将率领精兵两万在江苏浦口誓师北伐。
杨秀清这次特意前往城外,鼓舞北伐的将士们。
章平站在杨秀清身后,很清楚的听见了他在临走前嘱咐三人的几句话——要多多进行跳跃战术,乘隙蹈虚,少打硬仗。
什么是跳跃战术,就与太平军在没进军江南的时候所行军的一样,避实就虚,遇到城池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典型的流寇主义思想。
章平心里明白杨秀清是不希望北伐军损耗的过快,以至于拖延的时间不够长,所以他才这样要求着他们。
不过目标北京这是一定的,因为只有这样咸丰才会慌张,才会不顾一切的想要派大军首先剿灭掉北伐军。
即便知道这全是杨秀清计划好的,可当他看到林、李及两万多精锐战士一副自信满满、气势威武的样子,他还是感到非常的不安。
他们毕竟是天国的老兄弟们,林、李也是先前西王的手下,虽说因为林凤祥当初打了他一拳让他们之间有了点嫌疑,不过自今天之后就再也无法见到了。
想到这里,他不由的是苦笑不已,似乎又一次无力改变历史了啊。
北伐军远去后,杨秀清就开始正式经营南方的地盘了。
西征于是就迫在眉睫。
没过半个月,为夺取皖、赣,进图湘、鄂,控制安庆、九江等军事要地,屏蔽天京,杨秀清再次派出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夏官副丞相赖汉英等率战船千余艘,兵员两三万人,自天京溯江而上开始进行西征。
作为东王府掌书,章平也是忙碌不堪,要参阅的文件也是一堆一堆的,平常办公住宿全都在东王府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