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攻取天京,并且连续北伐西征,声势浩大,可以说已经是严重影响了外国人在中国攫取利益。这个新生的政权也终于开始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大英帝国驻华公使文翰勋爵听说太平军攻克天京后大吃一惊,一年前他才听说中国内地出了一支“太平军”,没想到一群不起眼的广西叛民居然扩展成声势浩大的军队,旌旗所至无坚不摧。
由于清朝此时还是不允许各国在北京设立公使馆,文翰勋爵还一直驻在香港。太平军攻克天京后,他立即从香港启程,乘英国远东舰队的“哈尔米士”号快克船(巡洋舰)急急匆匆来到上海。
“哈尔米士”号是一艘汽机风帆双动力木壳三桅大舰,舰长七十六米,艘体用双层橡木板制造,排水量有一千三百吨,舰上配备了三十四门后装线膛炮和一百一十六名乘员。“哈尔米士”号舰体乌黑发亮,米字旗迎风招展,耀武扬威的直接开进了黄浦江。
“哈尔米士”号在码头靠岸后,顺着码头很快就走到了英国驻上海领事馆。在那里文翰需要提前知会一个人。
密迪乐是上海领事馆一等秘书兼通事(翻译),三十多岁,高眉骨宽额头金发灰眸,脸上胡须刮得净尽,他穿着一件雪白的衬衫,喉结处打着一只黑缎蝴蝶结,看上去就是十分精干。
他十七岁就到广州怡和洋行工作,在中国工作了一二十年,汉语可以说讲得非常流利。三年前他受雇于上海领事馆,负责收集反政府组织和帮会的消息和情报。此人职位虽低,却能为英国政府提供专家式建议,文翰勋爵是非常的赏识他。
文翰见密迪乐走进来,起身与他握手:“我拜读过你撰写的中国形势分析报告,很欣赏你的眼光和才华。请坐,密迪乐先生。”
密迪乐落落大方坐了下来。文翰温文尔雅:“叛军占领了金陵,而金陵与上海仅二百英里之遥。你是中国通,我想听听你对叛军的评估。”
“谢谢您的夸奖,”密迪乐道:“公使阁下,太平天国攻占金陵后,我们面临着一个新问题:大皇帝的政府能否存在下去?存在多久?大皇帝的政府是以满洲贵族为核心的政府,是一个腐败的政府,不得人心的政府。二百多年来,汉族和其它民族的反满斗争此起彼伏,从来没有停止过。太平军是最大的反政府武装,纪律严明,从者如云。根据我收集的情报,只要叛军得到各地帮会的支持,就可能建立一个割据数省的新政权,与大皇帝形成南北对峙格局。”
“所以我认为,叛军在短期内颠覆满洲政权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大皇帝在南中国的统治将一去不复返。”密迪乐把“一去不复返”说得极重,“如果大英帝国此时介入中国内战,帮助大皇帝的政府,只会无限期延长战争,对我国的商业毫无裨益。我国介入中国内战能否阻止太平天国的胜利?如果得不出肯定的回答,最佳策略就是保持中立,袖手旁观。”密迪乐非常相信自己的分析。
他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人,文翰勋爵也倾向于保持中立,他点了点头:“密迪乐先生,你的意见很有参考价值,请你马上整理出一份报告,我要尽快把报告送往伦敦外交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