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去迎接英国使节这个差事可不是杨秀清给的,而是章平自己要求的。英国人这个时候跑来参见太平天国的目的他可是一清二楚。
因此他也想会会他们。
“你去见英吉利国的秉权贡使这没问题,不过别闹出什么事故来,这毕竟是我太平天国首次与洋人正式打交道。”杨秀清一脸严肃。
章平有点尴尬的笑笑,昔日在天京城内他可是用铁血手腕来对法外国的传教士们,虽说这是得到了杨秀清的允许,不过至少私下里他们估计也会嘀咕——章平或许对洋人本身就是非常的嫉恨的。
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杨秀清的好言提醒。
下了保证后,章平带着人赶到岸边,饶有兴趣的瞅着远处而来的英国公使。
“敢问是英吉利国的秉权贡使?”等到文翰他们走到自己面前,章平“恭恭敬敬”的向他们行了个拱手礼。
章平是知道英国人习惯的应该是握手礼,不过他一向谨慎,若是这意外举动被东王发现并调查的话,他也不好解释自己为什么会西方的礼节。
一切都是为了保险起见。
文翰与密迪乐是见怪不怪,微微鞠躬,眼神里却蕴含着一丝不屑。
“我是东王府掌书章平,特地来迎接贡使,敢问两位是?”
一听“贡使”二字,旁边的密迪乐眼中除了刚才的不屑外,紧接着又闪出一丝不悦。中国向来以天朝上国自居,把外国使节统统称为“贡使”。鸦片战争打掉了中国皇帝的骄傲,却没有扭转中国人的普遍心态。叛军刚刚攻下金陵割居一方,就迫不及待称王称帝,把自己视为万邦来朝的真命天子。
密迪乐想了想说道:“掌书阁下,这位是大英帝国的秉权公使文翰,而我则是公使阁下的一等秘书密迪乐。”
“哦——”章平拖长了音调,“那么还请贡使随我前去拜见东王。”
“掌书阁下,还请允许我再解释一下,本国秉权大臣文翰勋爵不是贡使,而是公使。”密迪乐的汉话带着洋腔,咬筋似地拗口,很难把“贡”“公”二字分辨得一清二楚。
“对啊,我没说错啊,就是贡使啊。”章平眨了眨眼睛,“想必是阁下在中国呆了时间太短,分不清汉字的博大精深,这个也是理解的吗,一等秘书阁下?”
这么一番开场白让密迪乐有口难辩,仿佛在进行一场聋子与聋子的对话,密迪乐一时气红了脸。不过他很快就意识到,在“贡使”与“公使”的区别上咬文嚼字只会白费唇舌,索性就不再辩解,退下去一言不发。
章平耸耸肩,而文翰由于不通中文,也是莫名其妙的看着自己的翻译和这位掌书。
口舌之争只是章平觉得好玩而已,其实并没有放在他的心上,而接下来文翰与杨秀清的国事商洽这才是大事。
将文翰他们带到杨秀清面前之后,章平拱拱手准备告退了。
蓦地看见杨秀清向他摆了一个手势,示意他也可以参与倾听。
有关于这最高国事方面,杨秀清也没有让他避嫌,章平还是比较激动的,这就说明杨秀清已经大体上将他看做自己的心腹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也勉强算是一个小高层了。
↑返回顶部↑